慕課的出現,有利于彌補高校之間、城鄉(xiāng)之間、東中西部之間的教育鴻溝,有利于促進教育公平。在現代技術條件下,有質量、低成本的開放式大規(guī)模在線教學活動可以成為常態(tài),一所頂尖高校的卓越教育也能夠惠及社會大眾
最近,教育部推出了首批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其中七成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水平大學,院士、教學名師、長江學者等名家名教授領銜的課程占到70%。
這些課程有個國際通用的名稱——慕課。這幾年,打破教學時間、空間邊界的慕課在全球走紅,中國的慕課建設與應用也爆發(fā)式增長,有關高校和機構自主建成10余個國內慕課平臺,460余所高校建設的3200多門慕課上線,600多萬人次大學生獲得慕課學分,5500萬人次高校學生和社會學習者選修。截至目前,我國慕課數量居世界第一,有200余門慕課登陸國際著名課程平臺,“清華漢語”等中國慕課進入2016年國際著名課程平臺前列。
當前,我國優(yōu)質教育資源總量不充分、分布不均衡。慕課的出現,有利于彌補高校之間、城鄉(xiāng)之間、東中西部之間的教育鴻溝,有利于促進教育公平。以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此次入選的“大學計算機—計算思維導論”為例,這是教育部倡導面向全國600萬大學新生開展計算思維教育的重要課程,需要對傳統課程內容大幅度改革與提升。很多高校教師在推動教學改革過程中感覺心有余而力不足。借助慕課的形式,課程團隊構建了一種以學生為本的“大班教學+小班研討”相結合的教學新模式,既能發(fā)揮小班研討的互動性,又彌補了一些高校高素質教師短缺的遺憾,提升了學習效果。上線至今,累計有60余萬名學員學習了該課程。
另一所頂尖高校北京大學同樣如此。迄今為止,北大已經開出了100多門慕課,東西部課程聯盟匯集了上百所大學的優(yōu)秀資源,向上千所大學提供在線學分課程,累計惠及上千萬學生,其中近三分之一的學生來自西部12省市自治區(qū)。
幾乎每一門慕課都能從一間教室延展到城鄉(xiāng)無數學生的電腦屏幕、手機屏幕上。尤其是在缺少優(yōu)質師資的中西部地區(qū),學生能夠共享北大、清華、人大等頂尖高校的教學資源,隔著屏幕與名師交流,較好地解決了教育發(fā)展不均衡問題。已經開展的大規(guī)模應用實踐說明,這是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慕課應用之路,創(chuàng)新了教育資源共享模式,實現了不同地區(qū)高校的協同發(fā)展。
如果把眼光放得更長遠,就會看到,慕課的價值不僅在于縮短了課桌之間的距離。如今,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日新月異,正給人類社會帶來一場深刻變革。全球化浪潮涌向教育領域,互聯網正在創(chuàng)造無限可能。大學作為現代社會中的一種傳承文明和面向未來的樞紐機構,在這種變化中不可能置身世外。慕課的發(fā)展已經證明,在現代技術條件下,有質量、低成本的開放式大規(guī)模在線教學活動可以成為常態(tài),一所頂尖高校的卓越教育也能夠惠及社會大眾。這對于促進人們職業(yè)發(fā)展和人生進步,以及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都大有裨益。(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佘 穎)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052421 蘇ICP備15046309號-1
Copyright © 2017 Shenyang Radio and TV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