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焦點新聞 > 正文
央行宏觀審慎政策指引 意在提高金融體系韌性與穩(wěn)健性
2022-01-04 12:57:30來源: 中國經濟時報

原標題:央行宏觀審慎政策指引 意在提高金融體系韌性與穩(wěn)健性 

2021年12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宏觀審慎政策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從我國實際出發(fā),明確了建立健全我國宏觀審慎政策框架的要素,包括界定了宏觀審慎政策相關概念、闡述了宏觀審慎政策框架的主要內容、提出了實施好宏觀審慎政策所需的支持保障和政策協調要求。

“央行發(fā)布《宏觀審慎政策指引(試行)》旨在進一步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治理機制,提高防范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的能力?!敝袊鴩H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經濟金融風險將會比較突出,而防范化解風險的壓力比較大,為進一步避免防范化解風險的“一刀切”,需要進一步明確宏觀審慎政策框架、目標和相關工具,構建運行順暢的宏觀審慎治理機制,推動形成統籌協調的系統性金融風險防范化解體系。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蘇京春對本報記者表示,宏觀審慎政策框架是中國人民銀行在“穩(wěn)”字當頭、穩(wěn)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要求之下,針對當下內部和外部環(huán)境不確定性,強化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制度性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

蘇京春指出,結合金融基礎設施監(jiān)管、金融業(yè)綜合統計等制度,意在增強金融市場效率和抗風險能力,夯實底層運行基礎,以提高金融體系韌性和穩(wěn)健性切實平穩(wěn)我國金融體系運行,進一步收斂、控制金融風險,更加靈活精準自如地應對企業(yè)金融風險暴露等事件,落實保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可以看到,宏觀審慎政策是一個不斷完善和演進的概念,各界認識仍在深化,包括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定義尚需明確界定,因此,需要避免政策的模糊性,確實發(fā)揮政策的實施效果,需要重點闡明宏觀審慎政策框架的要素,確保政策的可理解、可落地、可操作。

劉向東認為,《指引》的關鍵點在于,一是界定宏觀審慎政策相關的概念內涵,確保其明確清晰可理解,比如宏觀審慎政策框架、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定義以及宏觀審慎管理工作的機制等。二是明確宏觀政策的主要內容,包括目標、風險評估和工具及其傳導機制和治理機制,確保宏觀審慎的工作能有效落地和可操作性。另外,為更好地實施宏觀審慎政策,還需要加強政策組合的協調和相應的支持保障,確保政策實施過程中不偏離既定目標,不出現政策打架等現象。

蘇京春表示,時間維度和結構維度是此次《指引》值得把握的兩個基點。無論是系統性金融風險的來源,還是宏觀審慎政策工具的屬性,都是從這兩個基點進行劃分的。

未來應該如何著力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劉向東指出,一是發(fā)揮好金融委的統籌指導作用,在宏觀審慎政策完善方面發(fā)揮重要的規(guī)劃指導作用。二是發(fā)揮央行的牽頭作用,會同有關部門履行宏觀審慎管理職責。三是認真落實宏觀審慎政策指引的各項要求,既需要認真組織好對宏觀審慎政策框架的理解和認識,還要認真明確實施宏觀審慎管理的主體責任和利益相關者,切實在實施管理中不缺位不越位,做到程序公正和落地見效。出臺《指引》的目的是通過一整套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及早預防和化解各類金融風險,確實用制度和工具把風險爆發(fā)的概率降至最低點,同時提高我國宏觀經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未來著力加強宏觀審慎管理,主要應考慮到管理對象、管理工具使用和管理體制機制?!碧K京春說,《指引》中對上述三個方面都作了具體說明,但更為主要的是在《指引》之下特別強調了我國系統性金融風險的“臨床”經驗。(記者 周子勛)

關鍵詞: 央行 政策 指引 金融 體系

相關新聞
專題新聞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zhàn)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