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焦點新聞 > 正文
大數據“殺熟”被明確禁止
2022-03-01 13:12:21來源: 廣州日報

原標題:《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guī)定》3月1日起實施(引題)

大數據“殺熟”被明確禁止(主題)

隨著移動互聯網普及,算法已圍繞大家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不少互聯網用戶在享受到算法便利的同時,亦頻頻遇上大數據“殺熟”、算法操縱榜單、算法過度推薦等問題。

據了解,近日國家網信辦等四部門聯合發(fā)布《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guī)定》(以下簡稱:《規(guī)定》)將在今日起正式實施。

“只要搜索過某地的酒店,平臺會不斷地推薦給我”“有些優(yōu)惠券在朋友的手機上能領取,我的手機上就沒有”“曾經在平臺搜過某品牌的帖子,我就經常收到推送”……生活中,經常聽到手機用戶如此吐槽。

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輸入“大數據殺熟”關鍵詞搜索,頁面顯示共有2243條結果。隨機瀏覽有關投訴內容,當中涉及外賣平臺、電商、網約車、共享單車、旅游電商平臺、票務平臺等。

去年12月北京大學互聯網發(fā)展研究中心與互聯網公司聯合制作的首份《中國大安全感知報告(2021)》顯示,網絡個人隱私是民眾當下最為關注的安全問題。70%公眾感到算法能獲取自己的喜好、興趣從而“算計”自己,50%公眾擔心遭遇網絡詐騙。另外,50%公眾擔心下載手機客戶端不安全。

針對廣大消費者關心的大數據“殺熟”,《規(guī)定》明確,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向消費者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應當保護消費者公平交易的權利,不得根據消費者的偏好、交易習慣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價格等交易條件上實施不合理的差別待遇等違法行為。

對于用戶權益保護方面,《規(guī)定》要求,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應當向用戶提供不針對其個人特征的選項,或者向用戶提供便捷的關閉算法推薦服務的選項。用戶選擇關閉算法推薦服務的,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應當立即停止提供相關服務。

“隨著國家對于互聯網平臺經濟的治理力度加大,目前大數據殺熟等現象有所好轉。”產業(yè)觀察家丁少將指出,管理規(guī)定出臺后,對于互聯網平臺經濟生態(tài)的發(fā)展有兩大影響,一是推動從“野蠻”發(fā)展到有序發(fā)展的轉變,讓平臺企業(yè)的運營納入有效監(jiān)管之下;二是有效保障消費者、店鋪商家、服務從業(yè)者(外賣小哥、網約車司機)的合法權益,讓平臺經濟健康可持續(xù)運營有了更細化的制度保障。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有關負責人早前表示,迫切需要對算法推薦服務建章立制、加強規(guī)范,著力提升防范化解算法推薦安全風險的能力,促進算法相關行業(yè)健康有序發(fā)展。

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備案系統(tǒng)上線運行

2月28日,據“網信中國”公眾號消息,從3月1日起,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備案系統(tǒng)正式上線運行。據《規(guī)定》要求,具有輿論屬性或者社會動員能力的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應當在提供服務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通過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備案系統(tǒng)填報服務提供者的名稱、服務形式、應用領域、算法類型、算法自評估報告、擬公示內容等信息,履行備案手續(xù)。

據“網信中國”表示,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備案僅對備案主體所提供的算法推薦服務及服務中使用的算法推薦技術進行備案,信息由備案主體自行填報,該備案不代表對有關主體、算法、產品、服務等的認可,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將備案結果用于宣傳和其他商業(yè)用途。(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文靜)

關鍵詞:

相關新聞
專題新聞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zhàn)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