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不為人知的秘密”“買這個自己炸和店里的味道一樣”“還去品牌店里交智商稅么”……近期,各大短視頻網站上打著“供應鏈”旗號的營銷號越來越多,內容形式大都是曝光連鎖餐飲或服裝家居類產品的供應鏈,看上去好像是幫消費者省錢,實則是在偷換概念蹭知名品牌的知名度來獲取流量。
神秘“供應鏈”走紅
“上網搜這家,你們平時吃的肯××就是用他家的雞,二十塊錢一大包夠你吃一個禮拜!”在某短視頻平臺上,自稱是美食博主的主播拿著自己剛炸好的雞塊大快朵頤,視頻中就連盛放雞塊的紙盒也用了“小心思”,直接用肯××的紙盒和餐具并把標志用紙遮擋,給觀眾一種真的占了便宜的感覺。在另一個視頻中,一個帽子墨鏡遮蓋齊全的黑衣人,用神秘的語氣陳述著:“供應鏈沒人敢說的秘密,該視頻可能觸及某些人的利益,會被下架,建議收藏保存,要不刷著刷著就沒了!”后面實際的內容也都大同小異,是某知名連鎖超市的“關東煮”“烤腸”“叉燒包”等產品的供貨商信息。該視頻詳細信息顯示2021年就已經發(fā)布,在其“沒人敢說”“觸及利益”“可能被下架”的神秘包裝下,不但至今沒有下架,還收獲了9萬多個贊和近萬次的轉發(fā)。
對此,從事視頻營銷和創(chuàng)作的蘇經理分析,其實這類視頻里曝光的所謂“供應鏈”,只是餐飲企業(yè)的部分供應商,很多名單也并沒有主播說的那么“神秘”,大都是網絡上可以輕松查到的內容,有些甚至是來自企業(yè)自己公開的信息,把這些信息包裝的神秘敏感也只是為了迎合人們獵奇心理來獲取流量。
偷換概念蹭流量
“你還在去店里交智商稅嗎?源頭廠家三分之一的價格都不到!”同樣是所謂曝光供應鏈的一個短視頻里,遇上國外品牌在國內加工或組裝的,還會把內容與“支持國貨”“抵制洋品牌”等主題聯系到一起。為了吸引流量,有些主播面對鏡頭甚至直接把購買品牌產品的人群戲稱為“韭菜們”,借此刺激觀眾的關注和互動。在類似視頻和攻略的帶動下,不少消費者也爭相購買和親身體驗所謂“供應鏈”內提到的產品,從視頻留言和反饋來看,很多消費者反映包裝、口味、質量等細節(jié)還是和原品牌有所不同,個別產品更是相差甚遠。對此,有多年連鎖餐飲經驗的曉楠坦言,很多大型連鎖企業(yè)與供貨商之間的訂單大都是定制化產品,有些甚至可能涉及到獨家供應或商業(yè)機密,相關產品往往不會投放到消費品市場,即便找到了廠家,也很難買到和店里一模一樣的產品。另一面,即便是買到了相同的物料,缺乏專業(yè)設備、專業(yè)人員的普通消費者,在運輸、保存、制作、品控等多個環(huán)節(jié)也無法和正規(guī)企業(yè)保持一致。不少受訪消費者表示,本來普通的“美食省錢攻略”被一些營銷號包裝成神秘“供應鏈”,引導消費者忽略品牌價值、店面成本、增值服務等附加值,單純以物料的成本來對比市場價格,雖賺取了流量和關注,但與“消費升級”的大趨勢背道而馳,希望相關視頻平臺加強審核和管理。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新商報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imtoken下載 |imtoken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尼達尼布翻譯 |媒體采購網
中國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