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特殊地區(qū),全國的個稅年度匯算基本已經開啟。在這里提醒大家,屬于應當補稅,但不辦理匯算清繳的,將會被罰,還有可能影響信用!
01綜合所得匯算清繳
一、適用范圍:居民個人
說明:
居民個人是指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183天。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是指因戶籍、家庭、經濟利益關系而在中國境內習慣性居住。若因工作、學習、探親、旅游等原因而暫時離開中國,待這些原因消除后仍需回中國,仍為居民個人。
年初預計居住不足183天按非居民個人預繳了個人所得稅。但后來情形發(fā)生變化居住時間延長滿足了居民個人條件,同樣也是要辦理匯算清繳。
二、納稅年度:公歷1 月1 日起至12 月31 日
說明:
年度匯算時的收入、扣除,均為該時間區(qū)間內實際取得的收入和實際發(fā)生的符合條件或規(guī)定標準的費用或支出。
實際取得工資是在2019 年的12 月31 日,那么它就屬于2019 年度
比如:;實際取得工資是在2020 年的 1月 1日,那么它就屬于2020年度。
三、匯算清繳的內容
說明:
對絕大部分2019年1月至12月固定在一個單位任職的納稅人來說,如符合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均已及時報送至單位,每月發(fā)工資時單位依法扣繳了個人所得稅,年度內未發(fā)生大病醫(yī)療、捐贈支出的,納稅人年度預繳稅基本與年度應繳稅額相同,該類常見的“工薪族”不需要辦理年度匯算。
四、年度匯算辦理的時間
說明:
1、若納稅人需要所在單位代辦2019年度的綜合所得年度匯算,需在2020年4月30日前與單位進行書面確認;逾期未確認的,則需在2020年6月30日前自行辦理年度匯算。
2、若2019年綜合所得全年收入額在6萬元以下但被預扣過稅款,可在3月1日至5月31日期間通過網(wǎng)絡以簡易方式申請退稅,只需簡單填寫或確認已預繳稅額、本人銀行賬戶信息,即可快捷申請退稅。
3、若是無住所居民個人,并在取得綜合所得的次年6月30日之前離境的,可在離境前辦理年度匯算。
五、辦理匯算清繳的地點
說明:
1、經常居住地是指:如果有居住證的,居住證上的地址為經常居住地住址;如果沒有居住證的,則為實際的居住地。
2、如在年度匯算時已離開中國,可通過網(wǎng)絡方式(手機個人所得稅APP、自然人電子稅務局)辦理年度匯算。
六、納稅申報的方式
說明:
辦理年度匯算,主要需要填寫納稅申報表(個人所得稅年度自行納稅申報表);如果有新增或者調整本人重要基礎信息(如有效聯(lián)系方式、銀行卡)、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等扣除信息,需要對相應信息進行補充或更新。
七、匯算清繳準備材料
在辦理年度匯算前,需要準備好收入、三險一金、專項附加扣除、其他扣除(年金、符合條件的商業(yè)健康保險或稅延養(yǎng)老保險)、捐贈、稅收優(yōu)惠、已納稅款等相關信息或資料,以備填報申報信息時使用。
八、留存?zhèn)洳椴牧?/strong>
匯算清繳結束后,需要將與收入、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其他扣除、捐贈、享受稅收優(yōu)惠、已預繳稅款、補退稅款等相關信息資料留存?zhèn)洳椤?/p>
以上的匯算資料需要留存五年。
九、警惕!不按期辦理年度匯算將會被罰!
1、如果是屬于需要退稅的,是否辦理年度匯算申請退稅是納稅人的權利,無需承擔任何責任。
2、如果是屬于應當補稅的,辦理年度匯算是納稅人的義務。
3、根據(jù)稅收征管法第六十二條,納稅人未按照規(guī)定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2000元以下的罰款。
情節(jié)嚴重的,可以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并追繳稅款、加征滯納金。滯納金則從超過繳納期限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
02擴散周知!這4種情況不用辦理匯算清繳!
居民個人2019年度取得綜合所得時扣繳義務人已依法預繳了個人所得稅的,且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可以不辦理年度匯算:
說明:
1、這里的收入指“毛收入”,即為不減除任何費用、扣除、稅款前的收入。對于工資薪金而言,通俗理解即為應發(fā)工資;對于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而言,通俗理解即為稅前收入,非實際拿到手的錢。
工資薪金所得收入額=全部工資薪金稅前收入
勞務報酬所得收入額=全部勞務報酬稅前收入×(1-20%)
稿酬所得收入額=全部稿酬稅前收入×(1-20%)×70%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收入額=全部特許權使用費稅前收入×(1-20%)
2、居民個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資金選擇單獨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則不包括在“年收入”中。如果選擇將全年一次性資金并入綜合所得一起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則包括在“年收入”中。
03快來領錢!符合這7種情況可以申請退稅!
退稅是納稅人的權利,納稅人2019 年度內已預繳稅額高于年度應納稅額,無論收入高低,無論退稅額多少,都可以申請退稅。常見情形有:
1、2019年度綜合所得年收入額不足6 萬元,但平時預繳過個人所得稅的;
2、2019年度有符合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但預繳稅款時沒有申報扣除的;
3、因年中就業(yè)、退職或者部分月份沒有收入等原因,減除費用6萬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企業(yè)(職業(yè))年金以及商業(yè)健康保險、稅收遞延型養(yǎng)老保險等扣除不充分的;
4、沒有任職受雇單位,僅取得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需要通過年度匯算辦理各種稅前扣除的;
5、納稅人取得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年度中間適用的預扣率高于全年綜合所得年適用稅率的;
6、預繳稅款時,未申報享受或者未足額享受綜合所得稅收優(yōu)惠的,如殘疾人減征個人所得稅優(yōu)惠等;
7、有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捐贈支出,但預繳稅款時未辦理扣除的等。
不過,大家還需要注意一下。常見的有4種情況需要補稅:
補稅是納稅人的義務,若納稅人年度預繳稅額低于應納稅額的,且不符合國務院規(guī)定豁免匯算義務情形的,均應當辦理年度匯算補稅。常見情形有:
1、在兩個以上單位任職受雇并領取工資薪金,預繳稅款時重復扣除了基本減除費用(5000元/月);
2、除工資薪金外,還有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各項綜合所得的收入加總后,導致適用綜合所得年稅率高于預扣率;
3、預扣預繳時扣除了不該扣除的項目,或者扣除金額超過規(guī)定標準,年度合并計稅時因調減扣除額導致應納稅所得額增加;
4、納稅人取得綜合所得,因扣繳義務人未依法申報收入并預扣預繳稅款,需補充申報收入等。
附:查詢已繳納稅款方法
依據(jù)稅法規(guī)定,扣繳義務人應當在次月15日前向稅務機關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報送其支付所得的所有個人的有關信息、支付所得數(shù)額、扣除事項和數(shù)額、扣繳稅款的具體數(shù)額和總額以及其他相關涉稅信息資料,并解繳代扣的稅款。
納稅人可通過以下兩種方式查詢稅款繳納情況:
一是可在每次領取收入時向支付單位了解扣繳稅款情況,也可在年度終了后請扣繳單位提供支付所得和扣繳稅款等信息。
二是通過手機個人所得稅APP 或者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查詢了解相關單位扣繳申報收入及稅款等相關信息。
04提醒!個稅匯算清繳4大誤區(qū)不要有!
1誤區(qū)一
我自己不會進行個稅匯算,也怕匯算錯了承擔風險和責任,我讓所在單位幫著個稅匯算,我就什么也不用管了,而且出現(xiàn)問題由所在單位給我承擔。
糾正:
以上認識是錯誤的。
讓所在單位幫著個稅匯算,并不代表你什么也不用管了,而且還是你對所提交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
2誤區(qū)二
今天我進入手機個人所得稅APP,發(fā)現(xiàn)稅務局提供了預填報服務,好多數(shù)據(jù)自動都有了,因此個稅匯算清繳我就不用申報了。
糾正:
以上認識是錯誤的。
預填申報數(shù)據(jù),只是稅務機關提供的一項服務,不能替代您的申報義務。目前只要您通過個人所得稅APP和自然人電子稅務局辦理年度匯算申報的時候都可以體驗到該項預填服務。
注意:
預填申報數(shù)據(jù)僅是稅務機關提供的一項便民服務措施,是為了方便納稅人,事先根據(jù)扣繳單位申報數(shù)據(jù)等按一定規(guī)則填寫的,納稅人依然需要對申報數(shù)據(j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負責。因此,需要納稅人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對預填數(shù)據(jù)進行確認、補充完善。
比如:
用手機選擇預填服務辦申報時,會出現(xiàn)有勞務報酬但相應欄次卻顯示“0”的情形,原因是大多數(shù)人的勞務報酬和稿酬收入比較零散,來源不固定。為便于納稅人更好地理清并確認自己的收入,您需要點擊勞務報酬(或稿酬等),通過【新增】查詢導入并確認本人實際取得的相關收入。
3誤區(qū)三
2019年全年只在一個單位拿工資,根本不需要辦理年度匯算。年度匯算主要是適用于有多處綜合所得的自然人。
糾正:
以上認識是錯誤的。
一般情況下,如果您自1月起至12月只在一個單位領取工資薪金,且沒有或者已足額享受了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及公益慈善性捐贈等各項扣除,單位通過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與您全年應納個人所得稅一致。對此情形,您無需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匯算。
如果您因填報專項附加扣除信息較晚,導致12月仍不能足額扣除、當月應預扣預繳稅額為負值的,或者還有未能扣除的符合條件的捐贈支出等,需要通過綜合所得年度匯算申報辦理扣除并獲得退稅。
4誤區(qū)四
我2019年度個稅匯算肯定是要退稅了,退稅是不是必須要退到單位對公賬戶才可以。
糾正:
以上認識是錯誤的。
退稅款不可以退至他人賬戶,也不是退到公司對公賬戶,而是退稅款只能退還至您本人自己的個人賬戶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wǎng) |環(huán)球周刊網(wǎng) |中國創(chuàng)投網(wǎng) |教體產業(yè)網(wǎng) |中國商界網(wǎng) |互聯(lián)快報網(wǎng) |萬能百科 |薄荷網(wǎng) |資訊_時尚網(wǎng) |連州財經網(wǎng)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wǎng)河南 |網(wǎng)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wǎng) |勵普網(wǎng)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wǎng)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wǎng) |深圳熱線 |財報網(wǎng) |財報網(wǎng) |財報網(wǎng)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wǎng) |中原網(wǎng)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wǎng) |全球經濟網(wǎng) |消費導報網(wǎng) |外貿網(wǎng) |重播網(wǎng) |國際財經網(wǎng) |星島中文網(wǎng)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名律網(wǎng)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wǎng) |佳人網(wǎng) |稅法網(wǎng) |法務網(wǎng)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wǎng) |聚焦網(wǎng) |參考網(wǎng)
亞洲資本網(wǎng)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wǎng)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