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商戶王先生向記者反映稱,自己是某電商平臺上的商戶,通過某快遞公司給買家發(fā)貨,但是該平臺系統(tǒng)因為不支持該快遞公司導致沒有顯示物流信息。由于沒有顯示物流信息,他被平臺判定為虛假發(fā)貨并被罰款。
“罰款金額雖然不多,但讓人很郁悶。正常發(fā)貨,只因平臺不支持某快遞公司,就說是虛假發(fā)貨,我覺得有點冤。而且,只能用自己平臺支持的快遞公司,這也有點不合理。”王先生對記者表示。
家住北京市海淀區(qū)的邵女士也有類似遭遇。她告訴記者,在某平臺上網購后,物流信息顯示“商家已經發(fā)貨,該訂單由商家配送”,之后幾天就再也查不到相關物流信息。后來邵女士收到貨之后,但平臺頁面上的信息還顯示“未簽收”,這讓她感到十分困惑。后來,邵女士才知道,這是由于使用了特定的快遞公司而與電商平臺數據不對接導致的。
王先生和邵女士遇到的情況并非個例。由于平臺物流“封禁”,給商戶和消費者造成一些困難和不便。
對此,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熊超表示,雖然互聯網的發(fā)展目的是實現互聯互通,但對于經營者之間物流信息的全面開放,目前我國法律上還沒有強制性規(guī)定。
熊超認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賦予消費者選擇權、知情權,實現信息共享明顯對消費者是有利的。然而,一些數據也包含著企業(yè)自身的利益。當兩個互聯網平臺存在競爭關系時,一個平臺對于自己掌握的數據是否完全向競爭者開放,還有待商榷,也存在爭論。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政府一些部門鼓勵電子商務數據共享,并出臺了一些指導意見。2019年6月發(fā)布的《國家郵政局 商務部關于規(guī)范快遞與電子商務數據互聯共享的指導意見》指出,在確保用戶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鼓勵電子商務經營者與經營快遞業(yè)務的企業(yè)之間依據相關標準開展數據互聯共享,共同提升配送效率。
業(yè)內人士認為,對平臺物流“封禁”行為要進行類型化研究,明確其違法性的認定標準和法律適用。如何有效規(guī)制并形成立法,亟待進一步研究。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