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熱點 > 正文
短視頻侵權問題日漸受關注 背后問題還須得到多方解決
2022-04-27 11:23:30來源: 南方日報

提到視頻侵權,很多人可能會不自覺在前面加個“短”字。去年以來,反短視頻侵權聲音高漲,直指“××分鐘看電影”等對影視作品進行剪輯、切條、搬運、傳播等的侵權行為。

但今年世界知識產權日,出現(xiàn)了魔幻的局面——長視頻平臺一邊高舉版權大旗聲討短視頻,一邊自己打起侵權擦邊球。如某長視頻平臺上出現(xiàn)了未引進大陸市場的《華燈初上》、版權不在該平臺的《斛珠夫人》等無版權劇集,點進去一看并非影視劇完整版,而是劇情解說短視頻,部分平臺甚至存在大量未經授權發(fā)布的電影盜版全片。

第九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愛優(yōu)騰”3家頭部長視頻平臺不約而同表達了對短視頻侵權的憂慮,認為其不僅損害了影視生產鏈條上各個環(huán)節(jié)參與者的利益,更傷害了原創(chuàng)內容生態(tài)。長視頻平臺以動輒上億的成本自制內容或購買影視版權,再以內容盈利,若允許侵權方免費拿去盈利,必然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優(yōu)質內容供給減少。正因如此,長視頻平臺捍衛(wèi)版權的決心不應被低估。

但應對侵權視頻沖擊原創(chuàng)內容,長視頻平臺也不能選擇性批評,對自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據(jù)媒體測試指出,對于侵權視頻,短視頻平臺做到了48小時內100%下架,而長視頻平臺下架率均未超50%,在落實平臺主體責任方面普遍表現(xiàn)不佳。部分長視頻平臺呈現(xiàn)出“弱審核”“無審核”狀態(tài),對侵權視頻佯裝不知,如此放任自我,讓之前保護影視版權的號召略顯尷尬,也讓長視頻平臺作出呼吁的立場公正性受到質疑。

短視頻內容與長視頻內容重合度過高,的確可能造成用戶分流,但一些二次創(chuàng)作未嘗不能“以短帶長”。很多用心做內容的創(chuàng)作者希望版權方與平臺之間達成共識,明確二次創(chuàng)作和侵權的邊界。這個答案恐怕很難要到,概因視頻是否屬于“合理使用”要基于具體個案判斷。但在防止侵權、保護優(yōu)質內容生產積極性方面,長短視頻平臺存在共同訴求,也就有了合作共贏基礎。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不妨牽頭推動版權方和短視頻平臺合作,以向短視頻平臺事先集中授權代替向短視頻創(chuàng)作者事后分散維權,促進長短視頻良性發(fā)展。

關鍵詞: 短視頻侵權問題 反短視頻侵權 集中授權模式 侵權視頻沖擊原創(chuàng)內容

相關新聞
專題新聞
  • 消費稅征稅范圍是什么(詳解消費稅的征稅對象)
  • 農行理財產品會損失本金嗎?理財會不會把本金虧完?
  • 中國股市開始于哪一年?股市最早出于哪個國家?
  • 車險險種怎么選?家用汽車保險怎么買劃算?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