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終于“認慫”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昨日,日本央行突然轉鷹,宣布調整大規(guī)模貨幣寬松政策,將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限從0.25%上調至0.5%。
同時,又將1-3月日本國債購買規(guī)模提高至9萬億日元/月。
還記得在10月初,國債收益率一觸達0.25%,日本央行就下場瘋狂買入,現(xiàn)在竟放寬到0.5%,再度動手。
某種意義上,日本可能要放棄YCC政策了(控制收益率上限)。
果然,就像點燃引信的巨大火藥桶,這則消息立刻引發(fā)全球市場巨震。
日經225指數(shù)突發(fā)回調2.45%,日元暴漲升值,美股期貨暴跌,美債收益率飆升。
為什么日本的貨幣政策,能有這么大影響?
01 善良の通脹
假如收入不變,物價回到30年前,會是哪番情景?
彼時,上海徐匯房價3000出頭,北京二環(huán)路以內的新房是每平2000元,豬肉2塊3毛錢一斤。
對個人而言,人人都能輕松買上大房子,工資“花不完、根本花不完”,自然是爽爆了。
但對社會而言,日本經驗告訴我們:
這不僅不是好事,還十分悲催。
比如吉野家的牛肉蓋飯,1990年一碗賣400元。到了今年,同樣一碗蓋飯,反而只需362日元。
又比如,去過日本的朋友應該都逛過百元店,店內所有商品稅前僅售100日元(約合人民幣6元),涵蓋廚衛(wèi)、食物、文具、化妝品等大部分日用品。
而日本規(guī)模最大的百元店為大創(chuàng),在國內約有3300家店鋪,在海外有約2000家店鋪。
從1977年開始,大創(chuàng)在日本國內的商品價格就固定在100日元。習慣了這個定價的日本人可能不知道,國外價格并沒有那么便宜。
大創(chuàng)商品在中國的定價是10元(約179日元)、美國的定價是1.5美元(約171日元)、越南是4萬越南盾(約198日元)、泰國是60泰銖(約205日元),均超過了100日元。
……
這些都是日本物價幾十年不變的縮影,是典型的通脹緊縮,在無形中改變著所有人的行為。
首先,日本資源匱乏,投資市場狹窄。
中低端產業(yè)被中國大量替代,高端產業(yè)又受到狙擊,核心高利潤市場都有或高或低的壁壘,產品無法順利進入歐美市場。
其次,日元持續(xù)升值,出口競爭力降低。如岡本、任天堂等大量企業(yè),每年賺來的錢,放在帳上就能穩(wěn)定升值,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好。
資本沉淀了,誰來投資新技術,誰來更新基礎設施,誰來發(fā)放養(yǎng)老金等福利?
如此毫無進取心,老人又把持著崗位遲遲不退休,年輕人畢業(yè)后去哪工作呢?
據日本內務省調查,新增就業(yè)中四分之三屬于鐘點工、派遣工等“靈活就業(yè)”人員,勞動力結構中,非雇傭人員占37.9%,其中多位60歲以上的老年人。
低收入階層的增加總體上制約了消費的擴大,且老年人的消費觀念傾向于保守,消費能力遠低于年輕人,社會總體消費自然無法提升。
惡性循環(huán)中,整個日本社會一潭死水。
所以到2012年,當安倍晉三再度掌權,他說:日本要為2%的通貨膨脹率奮斗。
隨即,日本內閣推出“超寬松貨幣政策”、“經濟改革”、“擴大財政支出”三項舉措,共同組成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
手段簡單粗暴:增發(fā)國債,大量印鈔,并把基準利率下調至-0.1%。
超發(fā)的貨幣,除了能用來振興股市、購買國債,還能帶動自身貶值,緩解日元匯率居高不下的狀態(tài),從而拉動民間投資,刺激經濟增長,蛋糕逐漸做大,解決貨幣與社會就業(yè)問題。
成效比較顯著,2012-2020年,安倍二次執(zhí)政期間,日本通脹率分別為-0.05%、0.35%、2.76%、0.79%、-0.12%、0.47%、1%、0.48%、0%,基本告別負通脹率時代。
得益于此,日本經濟經歷了長達71個月的景氣期,股市進入上升通道,失業(yè)率持續(xù)下降。
盡管1.2%的年均GDP增速與昭和時代的輝煌無法相較,但至少算是止住了90年代泡沫破裂以來的頹勢。
可惜,天不遂人愿。
疫情與戰(zhàn)爭兩只怪獸,讓很多事情超出了掌控。
02 流血の日元
合理范圍內的通脹與貨幣貶值,對經濟體而言是好事,尤其是日本。
但從微觀到宏觀,萬事萬物都遵循一個原則:過猶不及。
日本是資源匱乏的島國,90%能源依賴進口,國內需求又萎靡不振,只能依靠巨大的貿易順差來推動經濟發(fā)展。
自新冠疫情流行,尤其伴隨今年的一場地緣戰(zhàn)爭打響,全球供應鏈遭到巨大破壞,糧食、能源等大宗商品價格居高不下。
日本只能拿出更多外匯進口基本貨物,導致商品成本增加,不利于出口,今年全年都處于貿易逆差狀態(tài)。
同時,為了對抗高通脹,美元進入加息周期,美債收益率持續(xù)拉升。當全球央行紛紛選擇加息對抗,唯獨日本央行繼續(xù)堅持超寬松貨幣政策,使得美債與日債的利差迅速拉大。
這時候,日元就成了全球僅有的“便宜”貨幣。
民間及海外的逐利者,竭盡所能從日本銀行借出便宜日元,拋售換成美元,然后買美債躺著吃美元利息,日元則加速貶值,美元兌日元一度接近152,導致日本進口貨物需要付出更高的代價。
以上兩點,共同推動日本通脹以罕見的速度飆升,截至11月底,核心通脹率已達到3.7%,遠超過安倍所說的2%,幾乎是90年來的最高水平。
其中,能源與商品因素迅速拉大,屬于典型的輸入型通脹。
這與“安倍經濟學”需要的“良性”通脹,完全相悖。
盡管最近一段時間,日本央行出手,國際貨幣市場突然出現(xiàn)大量資金買入日債,堪堪止住了日元貶值趨勢。
但此等掩耳盜鈴的手法,顯然不可持續(xù)。
十年大放水,日本企業(yè)利用匯率優(yōu)勢在海外大肆擴張的同時,日本財政愈加依靠外需。
依靠外需就要賺美元,想要賺美元就得不斷在國外囤積資產,債務留在國內。
據官方統(tǒng)計,截至8月,日本海外凈資產規(guī)模為3.29萬億美元。
而相對的,日本政府債務則達到1216萬億日元,相比于4.93萬億美元的GDP,杠桿率超過250%。
如2021年,日本政府稅收為65萬億日元,卻拿出了24萬億日元償還債務,占比高達37%。
所以,不論是出于保護“安倍經濟學”的持續(xù)性,還是為了不被債務利息壓得喘不過氣,日本都有維持低利率,維持國債利率0.25%上限的理由。
然而,在美元強勢期,想要維持現(xiàn)狀,只能繼續(xù)超發(fā)貨幣,繼續(xù)大量接盤市場上拋售的日債,等于是加大了放水力度。
如此下來,日元還得貶值,惡性通脹會更加惡化。
為了避免日元變成廢紙,其實學歐洲、韓國一樣,加息是最好的選擇。但正如上面所說,加息將導致日債利率以不可調控的趨勢上升,政府又得印更多錢去買債券、還利息,使得通脹再度拉升,朝著相反的預期而去。
這注定是一個死循環(huán),日本陷入了兩難境地:
維持低利率,就無法避免惡性通脹上升;惡性通脹上升,國民怨聲載道,內閣政府就得下臺。
所以他們做了一個“折中”之法,將國債收益率上限從0.25%調至0.5%。
相當于是一邊放水、一邊加息,比直接加息更可控一些。
如此一來,隨著日債收益率上升,將導致美債里的美元被部分拋售,換成日元,回流到日本,美元走弱、日元走強。
問題是,美元答應嗎?
03 君王の祭品
過去十幾年,日本那一套,之所以玩得轉的前提,是大家都陪他一起玩。
尤其在川普時期,美國主要的經濟政策,就是降息、降水、印錢。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中,歐美乃至全球幾乎都是0利率,日本可以安穩(wěn)得玩負利率。
但今年,美國遭遇世紀大通脹,拜登要為民主黨選票著想,加息便隨之展開,為的就是保住命根子美元,從而保通脹。
作為美元權重最高的歐元、日元,就得“為王前驅”。
歐元區(qū)早早開始加息反抗,日元也開始象征性地開始反抗。
而為了做大美元、徹底壓制通脹,美聯(lián)儲接下來的動作,可能會更加鷹派,奪回流失的財富。
然后,歐元繼續(xù)加息,日元繼續(xù)上調國債利率,乃至放棄YCC政策,美元則繼續(xù)加息壓制。再反擊,再壓制……
如此循環(huán)往復幾輪,最先出局的,一定是日本。
一旦日債收益率上升到不可控的地步,乃至追上美債收益率,日本政府將無法承受,所謂的“安倍經濟學”,也就玩脫了。
更有甚者,日本國內手握大量貨幣的財閥,也將丟掉底線,加速拋售日本國債,加入到賣國套利的狂歡中。
屆時,所有買了日債的銀行,將拖著股市、樓市、債市、匯市,一個接一個走向崩潰,金融危機徹底爆發(fā)。
一如三十年前故事。
直到華爾街空頭攜海量資金,遠赴萬里瘋狂抄底日本資產,幫助美國渡過難關,結束加息周期。
再然后,全球將迎來新一輪降息與經濟繁榮期。
也許,日本真的要再當一次祭品。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lián)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