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民生 > 正文
“清華幼兒園”被訴 北大、劍橋、哈佛瑟瑟發(fā)抖
2019-05-10 15:04:31來源: 新京報

近日,清華大學起訴傍名幼兒園一事,引發(fā)民眾熱議。“‘清華’兩字在東晉就有,原告的想象力過于豐富,其實是霸道,是名副其實的‘學霸’”——面對清華大學的起訴,其中一被告江西贛州清華幼兒園方面這樣回應,這也推高了該事件的輿情熱度。

5月8日開庭審理的清華大學訴贛州清華幼兒園“侵害商標糾紛一案”,只是其中一場官司:據了解,清華大學已以商標侵權為由,在江西提起多個訴訟。在江西省贛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5起以清華大學為原告、當地教育機構為被告的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之外,4月份,新余市中院還開庭審理了清華大學訴新余市渝水區(qū)水木清華幼兒園等三件商標權權屬、侵權糾紛系列案。

“不好意思,給我逗樂了”、“北大幼兒園很慌,劍橋、哈佛瑟瑟發(fā)抖”……社交平臺上,對清華大學起訴傍名幼兒園一事,不乏一些網友持戲謔的態(tài)度,紛紛吐槽身邊“自帶名校名”的學校?,F(xiàn)實中,對于此類蹭大IP、傍名校的行為,我們確實也早已司空見慣。

但是,名校IP不是一塊唐僧肉,誰都能來咬一口。見怪不怪、法不責眾的心態(tài),不應成為部分商家的揣著明白裝糊涂,以未傍之名行侵犯商標權之實的理由。

就清華大學訴贛州清華幼兒園案看,是非對錯,還需法律層面的定分止爭。但跳出這起個案看,傍名校名企等現(xiàn)象在現(xiàn)實中已屢見不鮮。

拿這次端出了“硬剛”的維權姿態(tài)的清華大學來說,早在1997年,清華大學就申請了繁體“清華”字樣的商標,用于教育等領域。中國商標網顯示,以清華大學為申請人的商標名稱達到300多件。這包括毛體“清華”、毛體“清華大學”、“清華園”、“清華大學?;?rdquo;、“清華鐘形圖案”、“清華大學二校門圖案”等一系列商標。

但多年來,其商標權面臨在多地被侵權的現(xiàn)實。媒體記者從天眼查搜索發(fā)現(xiàn),全國“清華幼兒園”達上百家,在全國各地,以“清華”為名字的企業(yè)和商家就更多了。雖然不全是傍名侵權,但要說傍名現(xiàn)象不存在,恐怕也難讓人信服。

在此語境下,對于市場上出現(xiàn)的疑似侵權行為,清華大學拿起法律武器維權,未必是什么“學霸”行為,而是對于自身權益的維護,符合法治精神。

對此法律也有明文規(guī)定,比如,根據最高法《關于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guī)定,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為企業(yè)的字號,在相同或者類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關公眾產生誤認的,屬于給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行為。

事實上,這并非清華大學首次就侵權行為提起訴訟,在2014年、2018年幾起訴訟案件中,清華大學也得到了法律的支持,在獲得經濟補償之外,當地法院也判令相關企業(yè)停止使用“清華”字樣。就此看,清華大學起訴傍名幼兒園的維權事件,也不是什么“小肚雞腸”,而是維護自身權益的需要,是對不法侵權行為的有力回擊。

從現(xiàn)實來看,為打贏校名保衛(wèi)戰(zhàn)而訴諸法律的事例還有不少。這類事例對商標管理部門和很多經營主體不乏啟示:對有關機構來說,應在注冊登記時嚴格把關,不給侵權以機會;對很多企業(yè)而言,要少些傍名侵權不擔責的心理,也摒棄法不責眾、揣著明白裝糊涂的心態(tài),沒準會自作聰明反被誤——等到名校認真起來,可能就是吃不了還得兜著走。

關鍵詞: 幼兒園 小學

專題新聞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zhàn)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