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產品缺陷有實錘,百萬豪車也適用“退一賠三”。
121萬買到“缺陷豪車”,車主訴訟維權拿到500多萬——6月3日,一筆“巨額賠償款”引發(fā)關注。
三年前,武漢的余先生花121萬元購買了一輛車,兩個月后輪轂相繼開裂,一年后發(fā)動機在高速上自動熄火。余先生將銷售公司訴至武漢市漢陽區(qū)法院。
經委托鑒定,涉案汽車為缺陷產品,法院判令銷售公司除了退還購車款121萬外,還需賠償余先生3倍購車款和各項手續(xù)費等共計400余萬。近日二審結果發(fā)布,維持原判。
毫無疑問,本案是適用消保法第55條的結果,也就是著名的“退一賠三”。該條款的適用需滿足三個條件,一是交易發(fā)生在商家與消費者之間;二是商家存在欺詐;三是消費者主張適用該懲罰性賠償條款。這其中,最關鍵的是認定“欺詐”。不難想象,訴訟中經營者一般會抵賴,稱自己不是故意的,不構成欺詐。
為厘清欺詐與否的界限,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2015年發(fā)布的《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將13種情形明確規(guī)定為欺詐。“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即為第一種情形,只要商家銷售了“以次充好”的商品,他就是“欺詐”,再怎么狡辯也沒用。
本案中,余先生的車輛,購買兩個月后輪轂相繼開裂,被鑒定為“屬于產品缺陷”;一年后又出現(xiàn)行駛中自動熄火,被鑒定為“車輛本身問題”。
也就是說,涉事車商交付的是一部有重大安全隱患的“次品”車,屬于“以次充好”,可直接認定為銷售欺詐。
可能有人質疑,車輛本身有問題,為何是商家而不是廠家賠償呢?
4S店作為經銷商和正規(guī)銷售渠道,接受廠家貨物,向消費者加價銷售并且收取服務費,自然有義務檢驗貨物的重大缺陷和瑕疵。檢車走過場、有意無意隱瞞缺陷,本身就是失責;出了問題,撇清責任,讓消費者只身去找遠在海外的廠家維權,更說不通。
當然涉事4S店可以通過合同約定,若產品有缺陷承擔了“退一賠三”后果,有權向廠家追償,來挽回自己的損失。
針對豪車領域的“退一賠三”,之前的判決比較少見,更多是商家和消費者協(xié)商和解。對消費者來說能“退車返款”就已經算不錯的結果了。
而此番,武漢中院的“硬核判決”也做出了一次示范:即對于侵害消費者權益,特別是銷售有安全隱患的缺陷產品,無論價格如何,“退一賠三”一體適用。
這既是給消費者撐腰,扭轉消費者在汽車商家面前的弱勢地位,也是敦促各商家認真履行檢驗義務,畢竟確保商品安全可靠,是維護消費者的權益,也是保障自身利益。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lián)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