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街巷拐角、緊鄰高架橋,一棟二層高的青磚老樓,在歲月洗禮下、車水馬龍間,享受著屬于自己的寧靜。
3月14日,正值中國農歷二月初二,民間有“剃龍頭”的傳統(tǒng)習俗,希望討個好彩頭。當天,山西太原華義美發(fā)廳內,前來理發(fā)的民眾絡繹不絕。
1958年開業(yè)的華義美發(fā)廳是如今太原最后一家國營理發(fā)店。1958年的理發(fā)椅,1978年的制服,這里的一些老物件甚至比“80后”顧客都年長。
推門而入,對面鏡子上方“為人民服務”五個大字首先映入眼簾。泛黃的窗簾、蝴蝶牌理發(fā)椅、老式吹風機、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美發(fā)宣傳畫,都賦予這家理發(fā)店獨特的年代氣息。
每逢“二月二”,店內生意就更加紅火。記者來到華義美發(fā)廳時,70歲的武占梅與搭檔李世敏正有條不紊地忙碌著。左手梳子,右手剪刀,動作熟練、利落。經洗、剪、吹三個步驟,約20分鐘時間后,一名顧客起身,緊接著又一名顧客坐下。
在華義美發(fā)廳工作的40多年里,武占梅幾乎天天堅守在崗位上。
“二月二”當天,武占梅早早來到店里。早上八時,準時開店,門口已有顧客等候。
有序進店、排隊入座,顧客之間似乎已形成一種默契。沒有大聲喧嘩,能聽到的只有剪刀的咔嚓聲、推子的吱吱聲,以及吹風機的嗡嗡聲。
記者發(fā)現(xiàn),前來理發(fā)的顧客中,中老年男性占多數(shù),基本都是“回頭客”。“手藝好、靠譜、價格合理、有儀式感”是很多顧客對該理發(fā)店的評價。
為感受老手藝人的匠心、體驗老國營理發(fā)店的氣氛,有些顧客甚至驅車數(shù)十公里趕來。武占梅感動不已,“這里就像一個家,每個顧客如同家人一樣。”
隨著時光變遷,四周蓋起高樓大廈、搭起高架橋,不變的是,這座寫著“華義美發(fā)廳”的舊式老店還在。(完)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lián)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