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民生 > 正文
助學分期實為培訓貸 大學生務必警惕機構的話術圈套
2021-07-30 09:44:36來源: 北京商報

繼國務院喊話堅持校外培訓公益屬性,強化培訓貸監(jiān)管后,不管是校外教培還是衍生貸款服務,都處于風口浪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培訓外,目前針對在校大學生和求職者的培訓貸也成為焦點話題。

近兩日,就有多名大學生向北京商報記者反映深陷培訓貸套路,被一家名為閃創(chuàng)教育的在線教育平臺推銷校外課程,并以“分期付款”的名義粉飾貸款,誘導學員借貸。借貸過程中,全程由閃創(chuàng)教育工作人員引導,學員并不知情貸款細節(jié),直到后續(xù)銀行卡被扣款,才知曉貸款機構為湖北消費金融。不少學員苦訴,“不知不覺”被貸款,退課退貸更是困難重重……

助學分期變貸款

學生至今未收到貸款協議

“他們全程沒跟我說過貸款二字,只是說可以分期付款。”來自安徽的大學生李米(化名)至今仍然不解,“為什么不簽字、沒合同卻莫名背上了12期的貸款?還是用我的信息貸款,這也太可怕了!”

7月28日,李米向北京商報記者講述,2021年4月通過一個QQ群認識了閃創(chuàng)教育的一名銷售人員,對方以提高學生就業(yè)技能為由,在群里宣傳校外課程。抱著試一試的態(tài)度,李米聯系了該名銷售人員。

該銷售人員向李米介紹了一款名為“設計師超值就業(yè)六合一套餐”的課程,總金額8700元,共分為418課時,課程周期3個月。李米稱,他當時想著全款結清,但在該銷售推薦下選擇了分期付款。

據李米向記者提供的聊天截圖,該銷售號稱“這一分期是學校的分期,用的是子公司的牌照,跟貸款不一樣。貸款是把錢發(fā)放至銀行卡,需要收取利息,但這一分期是專項資金,只能用于教育培訓提升學歷技能,且不用利息”。

圖說:閃創(chuàng)教育銷售人員指導貸款

在該銷售引導下,李米通過掃描對方提供的二維碼進入了一個叫分期學的平臺,進入分期頁面后,他上傳了身份證正反面照片,填寫了手機號、聯系人等信息,并進行了綁定銀行卡操作。李米稱,整個貸款流程數分鐘就可完成,全程由銷售人員通過微信指導操作,其中遇到一些需要點擊同意的地方,對方稱可直接點擊同意,他也未確認過其中細節(jié)。

“他一直跟我說提供助學分期的是他們子公司,讓我點擊同意就行,所以我也沒想到對方是用我的信息在第三方平臺貸款,哎,現在腸子都悔青了!”李米說道,截至目前他都沒有收到過貸款合同,也不知曉貸款細節(jié),甚至沒有貸款還款頁面,每個月都是通過綁定的銀行卡自動扣款。

圖說:閃創(chuàng)教育分期學課程列表

針對李米所述誘導貸款一事,北京商報記者向閃創(chuàng)教育發(fā)送采訪函進行求證,但截至發(fā)稿未收到后者回應,此外記者也多次撥打前述閃創(chuàng)教育銷售人員電話,未有人接聽。

李米這一情況并非孤例。近期,黑貓投訴上關于閃創(chuàng)教育誘導貸款的案例高達數百條,此外還有十余大學生向北京商報記者反映,在閃創(chuàng)教育的助學分期宣傳幌子下,本人全程未確認過合同細節(jié),但后被誘導辦理培訓貸款,直到扣款才知道是在湖北消費金融公司處貸款,事后,不少學員尋求退學退款,但被閃創(chuàng)教育拒絕,甚至被要求扣除80%的違約金。對此情況,目前,已經有學生向教育局進行舉報,也有學生向銀保監(jiān)會投訴反映,還有學員咨詢律師準備向法院起訴。

對此情況,消費金融專家蘇筱芮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機構應當在借貸行為之前充分尊重金融消費者的知情權與選擇權,充分向用戶展示合同內容。從整個營銷貸款過程來看,教育平臺確實存在不當營銷宣傳、誘使學員借貸行為的嫌疑。

隱瞞學生身份

消金機構貸前風控缺位?

除了不當營銷外,學員們對閃創(chuàng)教育在進行分期付款中的一些“迷之操作”也極為費解。

李米反映,他目前仍是在校就讀大學生,但在分期付款的過程中,閃創(chuàng)教育銷售人員特別提醒他,要將學歷選擇為高中畢業(yè)或大專畢業(yè),并勾選“非在校大學生聲明”。當李米對此信息提出質疑后,對方解釋稱,“相關審核工作由學校操作,所以沒關系”。

此外,根據李米向記者提供的聊天截圖,該銷售人員特意叮囑,“若后續(xù)有回訪電話,學員需要說明自己為高中畢業(yè),其他信息不用再說明”。

圖說:閃創(chuàng)教育銷售人員指導學員隱瞞學生身份

為何明明是大學在讀,卻要勾選高中畢業(yè)或大專畢業(yè),還要填寫非在校大學生聲明?

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律師李亞指出,這一操作或是相關機構為了規(guī)避針對大學生貸款的監(jiān)管要求,根據監(jiān)管要求,金融機構應審慎開展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業(yè)務,建立完善相適應的風險管理制度和預警機制,加強貸前調查評估,重視貸后管理監(jiān)督,確保風險可控。當前面向大學生發(fā)放的貸款產品要求更加嚴格,從整個貸款過程來看,可能會存在欺詐、重大誤解、虛假勾選等行為,以此來看,相關合同也可能會涉及到無效或可撤銷等問題。

蘇筱芮同樣稱,此舉主要是機構為了規(guī)避“校園貸”風險。從貸款過程來看,教育平臺成為扭曲用戶基本信息的“幫兇”,既違反了貸款業(yè)務基本的審查流程,也不利于維護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在她看來,作為貸款方的湖北消費金融,理應對合作場景機構盡到監(jiān)督義務并承擔相應責任,從這一情況來看,湖北消費金融的貸前風控明顯缺位。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學員也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借貸過程中全程由閃創(chuàng)教育工作人員引導,學員全程未與貸款公司工作人員有過任何交涉,也未收到過相關貸款風險提示,直到銀行卡被扣款才“后知后覺”。

根據《商業(yè)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銀行業(yè)機構要對合作方進行準入管理,且持續(xù)對合作風險進行持續(xù)監(jiān)測。比如在產品營銷過程,銀行自身或通過合作機構向目標客戶推介互聯網貸款產品時,應當在醒目位置充分披露貸款主體、貸款條件、實際年利率等基本信息,保障客戶的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另在合作方準入上,應按照合作機構資質和其承擔的職能相匹配的原則對合作機構進行準入前評估,確保合作機構與合作事項符合法律法規(guī)和監(jiān)管要求。

在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看來,從湖北消費金融與閃創(chuàng)教育這一操作來看,或涉嫌損害金融消費者的知情權,侵犯了金融消費者的正當權益;另對于資金方,此種方式暴露了其風控漏洞,可能會加大壞賬;此外,如果在合作渠道的業(yè)務流程中疏于管理,也可能會產生場景方與用戶方聯合騙貸的情形,使金融機構自身受損。

針對用戶所述情況,湖北消費金融是否知曉向大學生放貸?又是如何對合作機構及貸款人進行風控的?對于多個問題,截至發(fā)稿,湖北消費金融未給出進一步回應。

多次陷入糾紛

培訓貸款的坑怎么填?

盡管涉事機構未對北京商報記者采訪作出回復,但有學員告訴記者,閃創(chuàng)教育已經開始向學員協商退款事項。

不過,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與湖北消費金融合作的教育培訓機構并不僅有閃創(chuàng)教育一家,此前就有學程教育平臺的學員,同樣發(fā)生了類似的情況,她自稱在2020年8月被誘導貸款,深陷退學不退貸的困境,直到現在還背負貸款。

于百程指出,培訓貸理論上實現了金融機構、培訓平臺和消費者的三贏格局,金融機構增加利息收入、場景平臺擴大業(yè)務規(guī)模,消費者實現了提前消費。但金融業(yè)務必須接受監(jiān)管,合規(guī)開展。

在業(yè)內看來,涉及資金方與場景方的培訓貸,亟待進一步規(guī)范。蘇筱芮認為,作為資金方的持牌金融機構,要建立健全金融營銷宣傳內控制度,并加強對業(yè)務合作方的行為監(jiān)督;另從場景方角度,仍需審查場景方基本資質,無證無照培訓機構應由教育部門取締;此外資金流轉角度,需要將消費者預付的資金關進“籠子”,通過第三方托管、風險儲備金等方式防范資金被挪用、被肆意揮霍的風險。

李亞同樣稱,后續(xù)要加強培訓貸監(jiān)管整頓,一要規(guī)范培訓機構,審查培訓機構的相關資質;二要規(guī)范授信政策,要實質性審核識別大學生身份和真實貸款用途;三要規(guī)范宣傳營銷。貸款機構和培訓機構不得以大學生為潛在客戶定向營銷,不得采用虛假、引人誤解或者誘導性宣傳等不正當方式誘導大學生超前消費、過度借貸。

關鍵詞: 助學分期 培訓貸 大學生 消費金融

專題新聞
  • 河南最大扶貧搬遷社區(qū)飄起幸?!澳晡秲骸? /></a></li>
                                                    <li><a href=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zhàn)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