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張某沒有工作,流浪街頭數(shù)月,4次偷菜場門口的豆制品充饑……2月28日,浙江玉環(huán)市檢察院介紹,該院對犯罪嫌疑人張某作出不起訴決定。(據(jù)3月1日澎湃新聞)
張某多年前從外地到玉環(huán)打工,2020年回家奔喪,2021年春節(jié)后回玉環(huán),工作崗位已被人頂替。張某想另覓工作,不巧此時手機、身份證丟失,便在街頭流浪。2021年11月9日深夜,他到菜市場找吃的,見運送豆制品的貨車離開,便拿了一袋豆腐皮生吃充饑,此后多次在此處偷豆制品。
警方查實,張某4次竊得豆制品價值約200元。因4次盜竊行為屬多次盜竊,已達到定罪量刑起點。但盜竊時張某是流浪漢,因饑餓迫于生計而實施盜竊,財物數(shù)量、價值較小。動機只為果腹,主觀惡性、社會危害性較小。到案后認罪態(tài)度好,檢方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網友說,法網無情,法官有情,為檢察官點贊!類似的處理,以前也有過報道。2021年,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qū)檢察院就辦理了這樣一起案件。同樣是一名打工的男子,因沒有找到活干,錢花完后,餓得撐不住了,偷了幾次外賣,已涉嫌犯罪。在檢察機關積極溝通之下,公安機關撤銷了這起刑事案件,僅作出行政處罰的決定。并發(fā)放1000元司法救助金,幫助這名男子返鄉(xiāng)。
檢察院的做法,被認為是典型的“把槍口抬高一寸”,秉持了“少捕慎訴慎押”和“良法善治”的理念。所謂善治,就不是機械性地執(zhí)法,須將天理國法人情融為一體,體現(xiàn)司法溫度。所謂天理,就是普通人對公平正義的樸素認知。像這種因饑餓而偷吃的,屬于為滿足基本生存需求而做出的舉動,通常能得到諒解,因為民間素有“救急”的善良愿望。“偷吃保命”可視作緊急避險行為,不必以犯罪論處。如果超出基本生存需求,比如偷來賣錢,偷來儲存,就不能被原諒了。
2021年11月,“男子3次偷割韭菜獲利8元被判6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1000元”的案例引發(fā)熱議,網友認為判重了。法院后來解釋,那8元錢只是被告人被當場查獲并且承認的銷贓所得,實際是盜了200多斤韭菜,按市值的話大概是800元。而且是2年內3次偷竊,有社會危害性。法官說,如果他實在是貧困的話,去偷一點自己來吃,這是不夠入刑的,如果是進行販賣牟利,那肯定是要進行打擊的。
可見,法律在對待這類“小惡”案件,還是有根尺子的,就是要衡量違法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并非無原則的“和稀泥”。有網友說,原諒了偷外賣的,對外賣員就不公平了,他的損失怎么辦。實際上,檢方對于外賣員也進行了回訪,并且得到了外賣員的認可。這個案件的處理,法律就有了人性的溫度。
常言道,勿以惡小而為之,不是說誰弱誰有理,犯了小惡小錯就可以不計較。從輕與寬恕,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從嚴或從寬,取決于逃避和妨礙刑事訴訟的社會危險性大小而定,并非是因人而異。
常言道,法律不強人所難。流浪漢偷食物充饑不起訴,彰顯了“良法善治”的理念,這個應該值得肯定。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lián)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