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圖片 > 正文
安徽初婚年齡超過30歲引關注 極大緩和年輕人的婚戀焦慮
2022-03-15 08:38:30來源: 極目新聞

長三角地區(qū)多地近期發(fā)布2021年婚姻登記大數據。據安徽省民政廳消息,2021年安徽省結婚登記平均年齡為33.31歲,初婚平均年齡分別為男31.89歲,女30.73歲。(據3月13日光明網)

初婚年齡推遲,一直是近年受到關注的社會話題。早在2018年,根據江蘇省民政廳的數據,2017年,江蘇人平均初婚年齡為34.2歲,其中女性34.3歲,男性34.1歲。而2012年,江蘇人平均初婚年齡為29.6歲,2015年為32.4歲。也就是說,差不多在十年前,江蘇的平均初婚年齡就到了30歲。

“近些年,晚婚在國際上都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中國也不例外,初婚年齡不斷提高。”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車偉曾經對此有過分析。張車偉稱,晚婚現象背后,原因多元,例如,主觀方面,如今的年輕人更加獨立,受教育程度更高,他們更愿意追求自身價值的實現??陀^因素里,社會發(fā)展也給年輕人帶來了更多的生活壓力,影響婚戀的社會因素更復雜,這些都會對初婚年齡產生影響。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傳統(tǒng)的婚戀觀。不過,什么樣的年齡才算長大成人了,這個“大齡”的標準也是動態(tài)變化的。比如,現在60歲以上的人,被稱為初老群體,有關老年人的年齡標準,就說法不一。有的將65歲作為分界點,也有的把75歲以上的人才稱為老年人。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xié)委員丁佐宏就提交了一份《關于鼓勵開發(fā)初老群體人力資源價值的建議》,認為按照世衛(wèi)組織對人類年齡劃分的新標準,66歲至79歲依然是中年人。他在建議中鼓勵初老群體再就業(yè)。

一個人的心理年齡與社會年齡,也是動態(tài)變化的。既然老年人的年齡標準在往后推遲,相應地,年輕人“長大”的標準往后延長,就并不奇怪,這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在現代社會,由于人們受教育的時間越來越長,讀了碩士又讀博士。通常是在工作后,才算是長大獨立了,這時往往二十好幾了。再工作幾年,結婚時間自然而然就到30歲左右了。數據顯示,人均受教育年限越高,婚齡推遲現象也越明顯。

古代講究成家立業(yè),成家在前,立業(yè)在后,如今更多的人寧愿先立業(yè)再成家。俗話說,三十而立,到了三十歲也是立業(yè)的年齡,與成家有關的房子、車子、票子,都需要通過立業(yè)來支撐。從心理與思想上的成熟來說,越是年紀大了,閱歷多了,才更能懂得自己,才有更成熟的擇偶觀。晚結婚也許更能選對另一半,更有利于婚姻穩(wěn)定與家庭幸福。因此,選擇晚婚,也是理智的表現。

當然,單純從生理規(guī)律來講,結婚晚可能錯過最佳生育年齡,晚婚遲婚影響生育,對人口結構也會產生影響,這是社會上關注較多的問題。單從個人的發(fā)展與規(guī)劃而言,想什么時候結婚就什么時候結婚,應該并不是一個問題。遇見對的人,什么時候結婚也不晚。對遲婚晚婚現象,也就不妨平常心看待,不必為之焦慮。

關鍵詞: 安徽初婚年齡超過30歲 緩和婚戀焦慮 最新初婚年齡 長三角婚姻登記大數據

相關新聞
專題新聞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zhàn)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