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投資順差去哪了(主題)
相關測算顯示,2020年至2022年,我國貿易投資順差合計近2萬億美元,但外匯儲備、外匯存款等數(shù)據并未同步增長。
(資料圖片)
對此,業(yè)內人士認為,厘清貿易投資順差的去向,需要從我國整體對外資金的來源與運用的角度進行觀察,不應簡單把貿易投資順差對應于外匯儲備、外匯存款等數(shù)據變化。貨物貿易和跨境直接投資是流量數(shù)據,而外匯儲備、銀行外匯存款是存量數(shù)據,并不可比。
“外貿進出口并非一國對外經貿交往的全部。國際收支數(shù)據反映了對外經濟部門全貌,常見的貿易數(shù)據、直接投資數(shù)據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海關口徑的外貿進出口數(shù)據和商務部口徑的跨境直接投資數(shù)據,與國際收支口徑的相關數(shù)據存在較大差異,使用不同口徑數(shù)據進行合并計算時需要格外注意。
管濤進一步解釋稱,海關口徑的進出口差額本身不直接對應跨境資金的進出,海關進出口數(shù)據是物流而非資金流概念。貿易投資跨境資金進出也不直接對應外匯儲備規(guī)模變動,相關項目的涉外收付款,一部分會體現(xiàn)在結售匯差額上。在人民銀行基本退出外匯干預情況下,銀行結售匯順差會轉變?yōu)殂y行持有的外匯頭寸,反映為資本外流。此外,凈誤差與遺漏負值不等于非法資本外逃。
那么,巨額順差形成的外匯資產,都去哪里了?分析認為,2018年以來我國各項順差形成的外匯,主要轉化為境內經營主體各種對外投資,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藏匯于民”。
“跨境貿易投資順差超八成轉換為我國民間部門對外投資,境內企業(yè)、銀行等持有的境外資產增加?!薄吨袊鈪R》近日刊文稱,從近3年情況看,我國對外資金運用合計接近2萬億美元,基本與對外資金來源規(guī)模相對應。
總的來看,近年來我國對外資金來源都可以找到對應的相關項目,兩者基本能夠匹配。經常賬戶順差、吸收來華各類投資資金主要轉化為我國民間部門對外投資,增加了對外資產,是經營主體合理利用境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表現(xiàn),也是我國國際收支自主平衡格局更加穩(wěn)固的體現(xiàn)。
一方面,貿易投資高順差不再對應官方儲備高增長,民間部門對外資產負債匹配度提升,有助于提高整體抗風險能力。
另一方面,我國對外資產持有主體多元化穩(wěn)步推進,官方儲備資產占比回落,民間部門對外投資占比提升,優(yōu)化了我國對外資產結構,可以逐步改善我國對外投資收益狀況。未來,隨著我國深度參與國際循環(huán),跨境資金往來將更為活躍。觀察貿易投資順差流向等問題,立足國際收支平衡表、從資金來源與運用角度看,才能得出更為準確、客觀、科學的結論。
“目前,國內宏觀經濟數(shù)據包括國際收支數(shù)據披露已達到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高標準——數(shù)據公布特殊標準(SDDS)?!惫軡f,近年來,關于中國貿易投資順差去向的猜疑不時出現(xiàn),其根源在于長期以來,大家普遍認為國際收支“雙順差”就是好事,國際收支某個項目出現(xiàn)逆差就是壞事。然而,在人民幣匯率越來越市場化,人民銀行基本退出外匯市場常態(tài)干預的情況下,國際收支的經常項目與資本項目、基礎國際收支與短期資本流動差額就必然呈現(xiàn)一順一逆的自主平衡格局。
對貿易投資順差去向的猜疑,還反映了各界對于違法違規(guī)資本外逃的擔心。對此,管濤建議,一方面,應不斷改進國際收支統(tǒng)計方法,降低凈誤差與遺漏規(guī)模及占比,提高統(tǒng)計質量,客觀、準確反映對外經濟活動;另一方面,需要堅持疏堵并舉,在相關部門加強政策協(xié)調和信息共享,形成監(jiān)管合力的同時,根本之策是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良好營商環(huán)境,加強產權保護,增強市場參與者的安全感、獲得感,同時有序推進金融市場雙向開放,提升服務實體經濟和防范化解風險的能力。
關鍵詞: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焦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