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國內 > 正文
新基建 帶來以下三個方面的利好消息
2020-07-14 14:37:05來源: 京平律師事務所

近來,新基建浪潮席卷全國,有人問,究竟什么是基建?

基建,就是基礎設施建設。我們平常說的老基建,主要指鐵路、公路、機場、港口、水利設施等建筑項目,也被稱為“鐵公基”。這些基礎設施建設在中國城市化和工業(yè)化進程中發(fā)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與傳統(tǒng)基建相比,新基建的內涵更豐富,涵蓋范圍更廣。4月20日,國家發(fā)改委舉行新聞發(fā)布會,明確新基建主要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chuàng)新基礎設施,涉及7大領域,包括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yè)互聯(lián)網。

新基建浪潮勢必會推動經濟的發(fā)展,但這與我們的農民朋友有關系嗎?

當然!新基建將帶來以下三個方面的利好消息!

利好一

新基建項目落地,可能加大土地征收范圍

任何項目建設都需要依附于土地,但目前我國可利用的建設用地是有限的,這便需要通過征收土地或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等方式來滿足用地需求。

2020年1月1日最新實施的《土地管理法》首次對土地征收的公共利益進行明確,包括軍事外交、政府組織實施的基礎設施建設、公益事業(yè)、扶貧搬遷、保障性安居工程、成片開發(fā)建設在內的6種情形需要征地的,可以依法實施征收。

新基建所包含的7大領域,涉及通信、電力、交通等多個社會民生重點行業(yè),顯然屬于公共利益范疇,加大土地征收范圍已是大勢所趨。

利好二

新土地管理法為農民的合法利益提供保障

與老基建相比,新基建將遵循新《土地管理法》的規(guī)定實施,這幾個方面與農民朋友的利益息息相關:

1.征收補償標準更合理

新《土地管理法》首次明確了土地征收補償的基本原則是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征地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

征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級政府通過制定公布區(qū)片綜合地價確定,并且至少每三年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不再按土地年產值的倍數來補償。制定區(qū)片綜合地價需要綜合考慮土地原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qū)位、土地供求關系、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等因素,被征收人獲得的補償會更合理。

2.征收程序更嚴格

新《土地管理法》改革了征地程序,要求政府在征地之前開展土地狀況調查、信息公示,還要與被征地農民協(xié)商,必要時組織召開聽證會,跟農民簽訂協(xié)議后才能提出辦理征地的審批手續(xù),使被征地農民在整個過程中有更多參與權、監(jiān)督權和話語權。

3.允許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

與老基建相比,新基建的用地需求問題有了更多解決途徑。

新《土地管理法》創(chuàng)新了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規(guī)定,改變了過去農村土地必須征為國有才能進入市場的問題。過去限制轉讓、出租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如今在符合規(guī)劃的前提下,可以出租、出讓,并且可以轉讓、贈予、抵押使用權,與國有土地同地同權、同權同價,所得收益由本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進行分配。

利好三

行政協(xié)議司法解釋為農民維權之路提供依據

農村集體土地的征收應由市、縣級人民政府組織實施,那么征收補償協(xié)議自然也要與政府簽訂。過去在實踐中可能會存在相關部門不履行或不按約定履行協(xié)議的情況,農民朋友往往會比較被動。2019年1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出臺關于行政協(xié)議的司法解釋,為農民朋友的維權之路提供了更多依據。

新基建浪潮下,可能會有更多農民朋友面臨土地征收問題,新法與新政策都為農民朋友的利益提供了切實保障。希望在新基建的帶動下,能盡快緩解疫情對我國經濟發(fā)展所造成的沖擊。

關鍵詞: 新基建 利好

專題新聞
  • 蘋果8價格現在是多少?蘋果8p為什么被稱為機皇?
  • 清明節(jié)休市嗎?港股和a股休市時間一樣嗎?
  • 國際半導體產業(yè)協(xié)會警告美國政府 半導體產業(yè)包括哪些?
  • 聚美優(yōu)品年銷售額多少億?聚美優(yōu)品和唯品會關系如何?
  • 三公消費是什么意思?三公消費為啥不廢除?
  • 中國電信中簽號有哪些?中國電信上市股價會漲嗎?
熱點新聞
最近更新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