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開始享受規(guī)模效應的特斯拉來說,中國市場正變得愈發(fā)重要。
今年二季度,特斯拉再次交出了刷新紀錄的成績單。7月26日,特斯拉發(fā)布在第二季度財報(以下簡稱財報),當季度生產并交付了超過20萬輛汽車,由此實現(GAAP規(guī)則下)13億美元的營業(yè)利潤和11億美元的凈利潤。這是特斯拉首次突破10億美元的凈利潤,連續(xù)2個財年實現盈利。
而且特斯拉“上量”的腳步還將進一步加快,其在財報中表示今年的增長率預計將達到50%或為76.45萬輛,當中中國市場將變得更加重要。
中國成為特斯拉全球第二大市場和出口基地
特斯拉已經成為最賺錢的量產汽車企業(yè)。
財報顯示,今年二季度特斯拉銷量環(huán)比增長14.46%,汽車業(yè)務營收環(huán)比增長13.3%,達102億美元。但銷售和運營成本的環(huán)比增長則更低,分別為10.4%和-3%。由此,特斯拉二季度汽車業(yè)務的毛利率為28.4%,僅次于2016年三季度時的29.4%,當時特斯拉首次實現季度營業(yè)利潤為正,產量僅為2.5萬輛。再回毛利高點時,特斯拉的季度產量已超過20萬輛,經營利潤率在1.76億美元首席執(zhí)行官股權激勵支付的基礎上達到11%的歷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二季度的成績與中國市場密切相關。
二季度,特斯拉中國生產產品92463輛,占比總產銷的44%,相比于一季度增長了6.4個百分點。盡管沒有準確的在華交付量,但中國市場的已開始影響特斯拉的全球單車價格。
財報表示,二季度單車平均售價同比下降了2%,主要由于更新后的Model S和Model X仍處于產能爬坡階段交付量減少,“同時均價較低的中國制造車型在產品銷售組合中占比越來越大。”
目前特斯拉兩款主力產品Model 3和Model Y在中國都經歷了大幅降價。Model 3從2019年至今經過多次調價,降價幅度近10萬元,殺進了25萬元區(qū)間內;Model Y則從30萬元下探到了27萬元,且仍有“國產電機”留下更大的價格想象空間。目前,特斯拉在中國的市占率已超過了歐洲。
在提供銷量的同時,中國還為特斯拉提供當下極為重要的產能。
“出于全球平均成本優(yōu)化的考慮,我們已經完成了將上海超級工廠作為主要汽車出口中心的轉型。”特斯拉在財報中表示。受疫情影響,特斯拉計劃中的德國柏林超級工廠投產延期,中國的上海工廠在此背景下及時“頂上”。二季度財報中,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產能從此前的45萬輛,變?yōu)榱?ldquo;大于45萬輛”。
乘聯會數據顯示,特斯拉中國一個季度出口量基本穩(wěn)定在3萬~4萬輛。特斯拉中國官方向記者表示,上海工廠的產品出口主要涉及歐洲、亞洲、澳洲相關國家。
追求50%增長的“上量”之路
相比于制造業(yè),特斯拉首席執(zhí)行官馬斯克在上半年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炒幣”。但據美國《財富》雜志估計,隨著比特幣價格跌破3萬美元,特斯拉此前投資比特幣一度收獲的近15億美元賬面收益已經化為烏有。特斯拉的財報也顯示比特幣與Model S/X的產能爬坡、額外的供應鏈成本、積分收入減少一同帶來了2300萬美元減值。
顯然,“規(guī)模效應”比比特幣更可靠。
“特斯拉所做的真正了不起的事情不是制造電動汽車或成為汽車初創(chuàng)公司,(而是)沒有在達到批量生產時破產。”馬斯克在之后的電話會上表示:“制作原型或手工小批量生產是容易的,但是任何東西的大批量生產才是真正的關鍵。”
不過,在推進上量的道路上,特斯拉面臨關鍵零部件短缺的壓力,例如目前正在試生產的特斯拉電動皮卡Cybertruck在二季度遇到了安全氣囊、安全帶控制模塊短缺的麻煩。“(由于汽車零部件)供應鏈有3到4層深。我有時覺得我們正在承受地球上所有的不可抗力。地球上任何地方出了問題,供應鏈就會出現混亂。”特斯拉相關負責人表示。
不過,進一步擴大規(guī)模效應仍將是特斯拉未來工作的主旋律,并為此不斷降低“門檻”。
在被看作是未來汽車新盈利模式的訂閱服務方面,7月18日,特斯拉對外發(fā)布了采用新型純視覺方案的FSD Beta V9版本,并將此前上萬美元的購買模式改為每月199美元的訂閱模式。“我們預計它(FSD訂閱數量)會慢慢成長,然后隨著時間的推移積聚大量動力。顯然,我們需要讓全自動駕駛廣泛可用,以便它真正高速度起飛。”馬斯克表示。
另一方面,特斯拉正在進一步投入技術以降低成本。此前亮相的4680無極耳電池的生產驗證已接近尾聲。4680電池量產后將有助于特斯拉顯著降低電芯成本、迅速擴大生產規(guī)模、大幅提升續(xù)航里程(+16%)。“我們現在的重點是優(yōu)化改善那些制約4680電池產能的10%生產流程。另外,我們已經成功對帶有一體式前車身壓鑄件的結構化電池包進行了內部碰撞測試。”特斯拉財報中提到。
“我們正在規(guī)劃盡快提升產能。預計在未來幾年,預計車輛交付的年均增長率將達到50%。其中某些年份增長或許會更快,就比如2021年。增長速度主要取決于設備產能、運營效率以及供應鏈的能力和穩(wěn)定性。”特斯拉在財報中提出。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