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外貿形勢嚴峻!
外貿訂單都去哪兒了?!
(資料圖片)
港口的夜,靜悄悄!
諸如此類的話題,在最近一周引起了廣泛的討論,有幾組數據,更是觸目驚心: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這可不只是民間的聲音,前段時間,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也提到了外貿形勢的嚴峻性。
再看看中美之間的航班,也能對貿易形勢有所判斷: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回頭再看長三角工廠那邊,今年招人特別容易,招募五百個工人,能來一萬人應聘,跟往年完全不一樣。
方方面面的消息都顯示,今年外貿形勢真的很嚴峻。
大家總結原因,主要是以下幾點:
第一,中美關系惡化,美國政府暗中要求當地客戶轉移供應鏈,減少對中國制造的依賴;后來歐盟也跟進這一政策,轉移供應鏈到東南亞,墨西哥,甚者在本國大批量開建工廠。
第二,去年中國疫情防控嚴格,物流無法暢通,導致外貿客戶轉移訂單。這些訂單一旦轉移,就很難再轉回來,因為這不是請客吃飯的問題,外商決定一個合作關系,往往要考查很久,最核心的是供應鏈要安全,要盡量排除政治因素。
第三,是外國也處在蕭條之中,俄烏沖突導致國際貿易緊張,人民生活受到很大影響。不過,這個點只是被部分人認可,還有很大爭議,有人說,美國去年進口增長了幾千億美元,人家沒有窮到緊衣縮食砍訂單。
是是非非其實很難說清楚,但結局很明顯,就是部分行業(yè)的外貿訂單,真的大幅度下滑。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到底要怎么辦?
02
調皮電商也咨詢了幾位做外貿的群友,外貿形勢到底有多嚴峻,自己要怎么應對,大家的答復也不統(tǒng)一:
有個做物流的群友說,鹽田港空箱堆放量突破了開港以來的最高值,看來港口靜悄悄是真的。
還有人說,他們公司最大的客戶,今年下單量少了40%,老板不得不關閉部分生產線。而這些減少的部分,一方面是客戶需求量少了,另一方面是轉移到了東南亞一帶。
有個義烏的朋友說,義烏工廠也是冷熱不均,做國內電商的工廠,生意火爆,天天加班,做外貿的就很冷清。
有個做了二十年外貿的紡織企業(yè),他們除了有自己的工廠,也有合作的工廠,據他了解,訂單下滑是有的,但沒那么夸張,以前開春的時候,他們的訂單能排到6月份,好的時候排到10月份,今年就排到了5月份。但是來打樣的客戶倒是挺多,只是還沒有下單。
此外,他們發(fā)現(xiàn),去年英國美國零售商倒了一些,應收賬款成為壞賬的,估計有不少,會對工廠造成經營壓力。
還有一些是因為匯率的影響,去年匯率7.2的時候,給客戶降價了,但按照去年的報價,現(xiàn)在這個匯率做不了了。
不過對于轉移供應鏈這事,他們倒是不慌,因為這十年來一直在轉移,有些浙江工廠,五年前就在德國美國設倉庫,或者辦事處。
有了當地辦事處,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些新機會,比如,他們覺得雖然歐美訂單在下降,但拉美市場在崛起;再比如,他們給客戶的出廠價和客戶在歐美當地的商場零售價,有7倍的差距,這就是機會。
如果客戶把訂單取消了,他們就自己到歐美做品牌,不過,不是去商場開店,而是通過跨境電商。
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強大的制造能力成就了國內電商的繁榮火爆并引領世界電商潮流,前兩年疫情時,跨境電商極其火爆,也是因為外國制造業(yè)停擺,中國制造趁機崛起。
現(xiàn)在,外商無情的轉移供應鏈,那中國工廠們也別客氣,直接去當地打造品牌,用差價贏取市場,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03
但,當我把這些調研發(fā)表之后,引發(fā)了部分網友的狂噴。
第一點,能有7倍差價嗎?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還好,懂行的人已經替我回答了,不要說外貿的進銷差價有7倍,內銷有7倍差價的多了去了,但這的確不意味著零售商是暴利,除了物流、關稅、人員工資、營銷支出,還有很多環(huán)節(jié)需要花費。
第二點,就算有差價,人家外國零售商做的是品牌,你沒有品牌,憑什么人家就信你?
當然在人家地盤開門店做品牌,是個漫長的事情,沒有那么容易,但是通過跨境電商,就能減少很多時間,可以通過亞馬遜海外開店、拼多多的Temu等平臺做電商,外國品牌賣100美元,你賣30美元,去國外卷,總能卷來部分客戶。
這幾年,SHEIN在國際市場做的風生水起,其實就是國內制造業(yè)的能力外溢,SHEIN被稱為國際版拼多多,以價格優(yōu)勢,連續(xù)四年盈利,即將上市。
第三點,工廠要是能有能力去國外做品牌,還用一直做代工廠?這不就是專家說的,老百姓要是沒有收入,就把車和房子租出去,獲取收入?
如果所有中國工廠都去美國做品牌,那中國也太強大了。
去國外做品牌就是能者多勞,哪些做外貿時間久,懂國際市場,有運營能力的,就去出海,沒有能力的,給出海企業(yè)做代工,但是核心是要去海外打造品牌,這是當前中國制造業(yè)的必然之路,也是新一代外貿人的理想。
但這個理想不是輕易實現(xiàn)的,二十年前,海爾聯(lián)想國際化,不能說太成功,但也走出了一條新路子,二十年來,太多外貿人想去海外打造品牌了,去年,我參加亞馬遜組織的活動,看到做移動電源、充電器、電動牙刷、繪畫用的電子筆等很多個產品在當地都是市場第一,只是因為太細分,所以名氣沒那么大。
但是,再過幾年,等中國制造在技術上更進一步,在品牌營銷上有更多國際化的人才梯隊,中國制造在海外的品牌力會更強。(當然,這也有賴于政府能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國際環(huán)境,這個話題此處不表。)
這對中國制造來說,這是必然的選擇,當年日本遇到危機,海外擴張非常積極,如今,日本有一半的資產是在海外(海外資產較多,可對沖本土危機,比如本土遇到戰(zhàn)爭,國家損失就沒那么大,假如臺灣開戰(zhàn),海外資產就成了避險措施),中國制造也別無選擇,既然外商要把訂單轉移出去,我們不可能躺平,不可能認輸,不可能擺爛,我們只能進步,用中國制造業(yè)的升級換代,應對全球供應鏈轉移,把競爭的鋒線,直接挪到對方的家門口。
不過,海外的供應鏈也不都是人家國家的,中國制造業(yè)的老板們早就配合客戶的要求,轉移了部分生產線,比如,越南就有很多中國老板在開工廠。
所以,如今的外貿訂單下滑,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嚴重,可能只是部分工廠左手倒右手。
我還是覺得,不要小瞧了中國制造的韌性,如今的危機,不妨等等看。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lián)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