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投靠美國,與主要出口市場戰(zhàn)略疏離,加劇了日本貿易結構的脆弱性。
▲岸田內閣在經濟上選擇與美國捆綁,造成了日本今天的貿易困境。圖/新華社
(相關資料圖)
文 | 徐立凡
據(jù)新華社消息,日本財務省日前公布的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日本5月錄得貿易逆差1.3725萬億日元,自2021年8月起連續(xù)22個月出現(xiàn)貿易逆差。
在截至今年3月底的2022財年,日本貿易逆差已經創(chuàng)下21.73萬億日元(1美元約合142日元)新高。最新月度數(shù)據(jù)表明,日本貿易逆差局面短期內仍難改觀。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也一直是出口大國、順差大國,如今卻成為逆差國。這一切是怎么發(fā)生的?
能源價格飆升壓過了日元貶值
近兩年,日元一直持續(xù)貶值。今年以來,日元貶值勢頭不改,美元兌日元一度跌破1比150的大關,至今仍保持在1比142的水平。國際清算銀行認為,日元的實際匯率已經跌到了1972年以來最低水平。
日元貶值自然有利于出口。到5月份,日本出口也確實連續(xù)27個月保持了增長。但是,出口增長沒有對沖掉能源價格上漲的影響。
在日本出現(xiàn)貿易逆差的2021年,兩件事刺激了油價上漲。一是沙特自主大幅度減產,二是美國受極端天氣影響頁巖油產量銳減。受此影響,國際油價全年漲幅達到了40%以上,加上受疫情影響需求下降,日本出現(xiàn)逆差無可避免。
2022年俄烏軍事沖突爆發(fā)后,情況更糟。因岸田內閣積極配合美歐對俄制裁措施,2022年日本自俄進口石油減少了56.4%,煤炭減少了41.3%,有色金屬礦石減少38.8%。其中,只有自俄進口液化天然氣增加了4.6%。
在此情況下,日本被迫轉向其他能源國家填補能源缺口,并試圖擴大能源進口作為儲備。2022年,日本進口額高達118.16萬億日元,較上年大幅增長39.2%,其中僅能源進口就達到了35萬億日元。
而在日元貶值加持下的出口雖然也創(chuàng)下了新高,增加了18.2%,但只有98.186萬億日元——貿易逆差近20萬億日元。從5月的數(shù)據(jù)看,這一趨勢沒有改變。
▲2022年7月25日,人們在日本東京街頭行走。圖/新華社
根子是“岸田經濟學”出了問題
其實,從全球來看,這兩年全球制造大國、出口大國都面臨與日本類似的出口困境??纯错n國、德國現(xiàn)在的情況就知道了。
中國制造業(yè)也面臨不小的挑戰(zhàn),但仍是全球制造大國中唯一能夠保持貿易順差的國家——這種反差有相當復雜的原因,但中國的經濟稟賦、經濟韌性、戰(zhàn)略選擇起到了決定的作用。
反觀日本,則是另一回事。岸田內閣上臺后,一方面繼承了“安倍經濟學”——即無限寬松的貨幣政策、擴張的財政支出和鼓勵民間投資“三支箭”;另一方面,岸田內閣在繼續(xù)強化日美安保體制的同時,在經濟上也開始選擇與美國捆綁。
為此,岸田內閣去年推出了經濟安保戰(zhàn)略。在這個戰(zhàn)略框架下,日本學習美國,以保證國家安全為由,強化了政府對于重大基礎設施、尖端技術產業(yè)的干預,配合美國建立所謂的“彈性供應鏈”,導致原有的產業(yè)模式和市場都陷入了動蕩。
例如,5月23日,日本單方面宣布將從今年7月開始,對23種半導體設備實施禁令,包括光刻設備、清洗設備、刻蝕設備等。這項禁令雖然號稱面向1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但主要是針對中國,是美國去年10月對中國的半導體禁令的配套動作。
但諷刺的是,中國是日本半導體產品的主要市場, 2022年,日本30%的半導體制造設備均出口中國,達8200多億日元,遠超對美出口。
主動放棄最大市場向美國一再遞投名狀,說明“岸田經濟學”出了問題。
▲2023年1月9日,日本橫濱,青年們去參加成人禮活動。圖/新華社
日本制造業(yè)份額可能繼續(xù)下降
在日本的三大出口市場美國、歐盟、中國中,現(xiàn)在唯有對美出口,日本還能保持順差,對歐盟、中國均是逆差。
這或許從一個側面解釋了日本為何要緊跟美國。但今天美國對此似乎毫不在意,誰能保證如果未來地緣形勢變化,美國不會拿日本開刀?這種事在上世紀70、80年代已經上演過不止一次。
可以說,日本目前維持的貿易格局其實是脆弱的。主動投靠美國,與主要出口市場中國、能源進口來源俄羅斯戰(zhàn)略疏離,進一步加劇了日本貿易結構的脆弱性。
當然,如果國際能源價格回落,日本可能松一口氣。目前,國際油價保持在每桶70美元一線。但一些研究機構認為,由于需求萎縮,今年可能有所回落。如果國際原油價格下跌,日本的貿易逆差或會收窄。
但即使如此,日本的貿易結構也篤定難以優(yōu)化。如今,日本是在靠海外投資收益彌補貿易赤字——2022年,日本海外投資收益大幅增加,達到了35.56萬億日元,這讓日本總算維持住了經常項目的總體順差。
而對于美國來說,日本連續(xù)近兩年出口逆差表明,美國市場雖然龐大,但撐不起日本制造業(yè)。這對于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框架”是莫大的諷刺。
可以肯定,如果日本繼續(xù)在美國建立的經濟“院落”里轉圈,未來日本制造業(yè)占全球的份額還會下降。屆時,日本有貿易逆差大概就不會是什么新鮮事了。
撰稿 / 徐立凡(專欄作家)
編輯 / 何睿
校對 / 陳荻雁
要不要學新聞,不能只憑網紅一張嘴 | 新京報專欄
莫讓“研學旅行”變成“殺豬盤” | 新京報快評
跨省遴選公務員,為不拘一格用人才開了好頭 | 新京報快評
這個外賣小哥,讓我們看到愛與善雙向奔赴的美好 | 新京報快評
不是鴨脖是鼠頭,教訓何其沉重!| 新京報快評
側翻瀝青燙死母子,誰給了貨車超載25倍的勇氣 | 新京報快評
關鍵詞: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成報網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