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與經濟指標相關,尤其是與GDP相關的研究著作,會注意到這些書一方面對GDP的歷史影響評價極高,另一方面對當前各國“量化”其經濟發(fā)展狀態(tài)、制定經濟政策時,過度依賴GDP數據,提出了批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文 | 臧博
編輯 | 何剛
以GDP(國內生產總值)為代表的關鍵經濟指標,已經成為各國政府進行經濟決策的重要參考,也是人們街談巷議的常見主題??梢哉f,當今世界經濟在相當程度上是由經濟指標所定義。
經濟指標獲得如此巨大影響力的歷史并不長,只是晚近才發(fā)生的事情。與GDP緊密聯系的GNP在1934年才出現雛形,而如今人們耳熟能詳的絕大多數經濟指標,則在20世紀50年代以后才全面崛起。
梳理與經濟指標相關,尤其是與GDP相關的研究著作,會注意到這些書一方面對GDP的歷史影響評價極高,認識到它是當今世界各國最頻繁使用的經濟指標。另一方面對當前各國“量化”其經濟發(fā)展狀態(tài)、制定經濟政策時過度依賴GDP數據,提出了批評。
前者的代表觀點,如美國經濟分析局就將GDP的產生譽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fā)明之一。后者的代表觀點,則如英國學者洛倫佐·費爾拉蒙蒂所說,GDP是一個重要經濟指針,但它并不萬能。另有一種看法,從時代發(fā)展的角度立意,認為GDP等經濟指標衡量的內容,仍局限于其被發(fā)明時的領域,但近一個世紀過去,如今的世界已大為不同。
經濟史家卡爾·波蘭尼則關注到GDP出現的背景,以及與之相聯系的時代大潮之轉變。波蘭尼認為,在西蒙·庫茲涅茨著手估計美國20世紀30年代的年收入之前,現代資本主義和工業(yè)革命帶來的“巨大轉變”,已經使人們“愿意接受經濟改善帶來的任何社會后果”。
GDP等經濟指標,至少在當前的經濟圖景中似乎無可替代,甚至被各國政要、精英視為評估國家經濟成功或失敗的關鍵標準。但在學術界,專門研究作為經濟指標的GDP的著作,則有不少持批判觀點,為學界廣泛征引。這些批評者中也有人提出過各種方案,替代當前的一些主流經濟指標。此類建議盡管多流于不切實際,卻也為改進當前的經濟指標使用方式,提供了有益參考。托馬斯·皮凱蒂等經濟學家所提出的衡量不平等的指標,也頗具代表性,并受到廣泛關注。
本期書單聚焦GDP為代表的關鍵經濟指標,選入的著作專注考察這些指標的誕生、發(fā)展以及對當今社會經濟所產生的深遠影響。
伊萊·庫克的《為進步定價》,以“美國經濟指標演變簡史”為副題,記錄了以定價為基礎的充滿爭議的經濟指標發(fā)展歷程,揭示出經濟指標的崛起與美國資本主義興起之密切關系。作者認為,用經濟指標來為“進步”定價的做法,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轉變;對經濟與社會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且影響力很快就溢出了發(fā)源國。
《政治算術》可被視為兩位諾獎得主福格爾和庫茲涅茨的思想對話。1920年,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成立,當年就發(fā)布了關于國民收入的第一份研究報告。1934年,國家經濟研究局的西蒙·庫茲涅茨發(fā)明了官方認可的GNP(國民生產總值)。隨著GDP/GNP的出現,貨幣逐漸成為美國社會越來越通用的衡量指標。
本書的核心內容是關于庫茲涅茨的科學研究以及經濟學的實證分析傳統(tǒng)。作者也詳細梳理了經濟學家逐步深度影響美國政府制定經濟政策的進程,并細致介紹了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的產生背景和成立經過。
《政治算術:西蒙·庫茲涅茨與經濟學的實證傳統(tǒng)》
(美)羅伯特·威廉·福格爾等著,胡永健譯,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5年2月
這是機械工業(yè)出版社“諾貝爾經濟學獎經典文庫”之一種,且作者與研究對象都曾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使本書別具意義。庫茲涅茨長期從事國民產出和收入的統(tǒng)計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被譽為“美國GNP之父”,而他提出的“倒U形假說”,早為國內學界熟知。福格爾則被廣泛視為計量史學的先驅,更曾在學生年代親炙庫茲涅茨,所以本書不僅是對庫氏學術研究的總結,更是對其學術精神與風范的提煉。譯者評價稱:“本書從歷史的角度重點介紹了庫茲涅茨對美國國民收入統(tǒng)計,以及運用國民經濟核算賬戶,對經濟增長開展比較分析所取得的杰出貢獻?!?/p>
經濟學家所做的評估、計量和預測,無論是對政府還是對工商企業(yè)的決策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書生動展現了經濟學家如何將經濟學打造成為一門應用于實際決策工作的學科。由庫茲涅茨等人所引領的經濟學中的實證分析傳統(tǒng),在推動經濟學理論發(fā)展的同時,“也極大地改善并提升了經濟學家在政府制定經濟政策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書的核心內容是關于庫茲涅茨的科學研究以及經濟學的實證分析傳統(tǒng),作者也詳細梳理了經濟學家逐步深度影響美國政府制定經濟政策的進程。作者還對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的產生背景和過程做了細致入微的介紹。
《經濟指標簡史》
(美)扎卡里·卡拉貝爾著,劉靜譯,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8年3月
有學者說,當今世界由經濟指標所定義。這些指標被用來評估國家的經濟增長快慢、物價漲跌幅度、居民就業(yè)情況等等。國內生產總值、失業(yè)率、通貨膨脹率、進出口貿易額、消費者信心指數,這些代表性的關鍵指標,在當下世界各國的經濟運行中已經占據重要地位,其影響力可能早已超越發(fā)明它們的經濟學家們的想象。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些經濟指標中的大部分在1950年之后才被發(fā)明或用來評估我們的經濟運行。如今,它們與我們的生活緊密交織在一起,以至于我們忘記了在人類歷史大多數時間中,并不存在經濟指標。
扎卡里?卡拉貝爾通過分析大量史料,探究了GDP、CPI、失業(yè)率等關鍵性經濟指標的來龍去脈以及計算過程。經濟指標從幫助人們衡量經濟現狀的工具,逐漸演化成塑造人們對經濟認知的框架。這種轉變隱含著一種陷阱,任何對于指標的錯誤運用都會給人們帶來大麻煩。不過,正如作者在書中所指出的,這種局面其實隱含著機會。
《為進步定價》
(美)伊萊·庫克著,魏陸等譯,
格致出版社,2023年6月
在本書中,伊萊·庫克深入探討了現代資本主義發(fā)展壯大過程中經濟指標崛起的根源,以及英國圈地運動、加勒比奴隸貿易、美國工業(yè)化過程、經濟思想變化和公司力量不斷壯大之間的歷史淵源。他研究了市場產出最大化如何逐漸成為美國經濟和社會政策的首要目標。
GDP是當今世界各國最頻繁使用的經濟指標,美國經濟分析局把GDP的產生譽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fā)明之一。本書作者認為,GDP的產生體現了人類日常生活資本化的漫長過程,這一過程起源于17世紀英國的圈地運動和奴隸貿易,形成于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二戰(zhàn)后在全球得到廣泛普及。本書即主要講述貨幣是如何成為美國社會通用的衡量指標,以及GDP是如何在美國誕生的。
GDP這一指標面世后就對經濟與社會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其影響力很快溢出了發(fā)源國。有論者以為,“作為一項發(fā)明,GDP雖然曾經被嘲諷為度量史上的笑話,但已經‘從一個狹隘的統(tǒng)計工具發(fā)展成為一項全球性規(guī)則’?!?/p>
《經濟指標解讀》
(美)伯納德·鮑莫爾著,徐國興等譯,
人民郵電出版社,2014年11月
本書解讀了一系列關鍵性經濟指標,指出其為什么重要,如何采集、如何計算?!督洕笜私庾x》不算一本深刻的經濟學著作,但卻久負盛名,得到眾多名家推薦,被稱為最有用的闡釋經濟指標作用的著作,能從更深的層面幫助讀者了解經濟指標如何在現實經濟中發(fā)揮作用。
作者揭示了人們如何依據這些指標預測未來的經濟走向,或者說它們?yōu)轭A測未來的經濟走向提供了哪些線索;對債券、股票和美元等金融市場的影響;以及在哪里能夠找到這些經濟指標。作者精妙的解讀有助于人們透徹理解每一個經濟指標的含義,并借助真實案例來利用這些經濟指標做決策。作者指出,本書從開始寫作就設定了兩個目標:第一個目標是能讓讀者輕松應對經濟指標;第二個目標則是發(fā)現這些經濟指標和未來的聯系。
譯者表示:“經濟生活中,判斷和認識經濟形勢及其未來的走向,是政府、企業(yè)和家庭進行相關經濟決策的基礎和前提。而對經濟形勢的分析和判斷,離不開對經濟指標的考察?!北緯胺Q一本幫助讀者掌握諸多經濟指標的百科全書式指南。
《GDP究竟是個什么玩意兒:GDP的歷史及其背后的政治利益》
(英)洛倫佐·費爾拉蒙蒂著,劉路等譯,
臺海出版社,2015年4月
書名譯文頗顯功力,但原文實為“Gross Domestic Problem”,亦具深意。本書是對GDP這一關鍵經濟指標及其背后“政治”的全面審視。作者認為,GDP構筑了經濟增長的美夢,也讓人們付出了巨大代價。GDP是一個重要經濟指針,但它不是萬能的。
本書對GDP進行了系統(tǒng)深入的剖析:GDP從何而來,它測量什么、不測量什么。作者追溯了GDP的歷史,說明了其公式是如何開發(fā)的,以及它為什么如此受歡迎。
作者對GDP總體持激烈批判態(tài)度,在其看來,GDP把社會的復雜性程式化為枯燥無味的數字,這樣做的同時,它以人類、社會和生態(tài)為代價,制造了市場社會。它在開創(chuàng)一個物質財富時代的同時,也間接加劇了不平等、自然資源枯竭和其他危機。
《人人需要了解的14個經濟指標》
(美)理查德·亞馬羅尼著,曾伏娥譯,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9年5月
本書從華爾街金融業(yè)的視角出發(fā),向讀者介紹14個重要的經濟指標,涉及國民生產總值、就業(yè)形勢、工業(yè)生產與產能利用率等。書中整合了作者作為商人、學者以及華爾街經濟學家的多方面視角和觀點,旨在用最清晰、簡練的語言告訴讀者,這些重要的指標究竟是用來衡量什么的,以及有哪些深層含義。
自經濟指標進入大眾和學者視野,被用以評估社會經濟發(fā)展,經濟學家們就在逐漸淘汰無效的指標——這些指標所衡量的要素往往不一定像人們之前所以為的那樣具備所謂的相關性。作者認為,經過長期篩選后,仍然保留下來的關鍵指標大概有50個,它們的可靠性是經得起考驗的。本書將談到的14個指標,“是任何分析工具包當中都必不可少的經濟指標”。
事實上,華爾街的所有經濟學家都會在其分析過程中以及報告的撰寫過程中使用這些指標。美聯儲官員們在制定和執(zhí)行貨幣政策時也會參考它們。之所以說這些經濟指標“必不可少”,是因為它們能準確地描述經濟關系及市場發(fā)展方向。
(作者為《財經》文化編輯)
責編 | 要琢
本文為《財經》雜志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如需轉載,請?zhí)砑游⑿牛篶aijing19980418
關鍵詞: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tp錢包官網下載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成報網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