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相關資料圖)
文|科技新知
2010年吉利全資收購沃爾沃時,有人向李書福提出一個問題?!凹晒θ诤衔譅栁郑康氖鞘裁??”意氣風發(fā)的他自信道:“靠溝通互信,靠合規(guī)合法,靠合而不同的中華文化底蘊?!?/p>
李書福的構想中,并購的本質是戰(zhàn)略性合作,目的是為了得到更好的技術。沃爾沃在汽車安全等領域有著世界頂級的技術和創(chuàng)新能力,這是吉利想要進一步發(fā)展所急需的?!凹臀譅栁植皇歉缸雨P系,而是兄弟關系。”
然而在幫助沃爾沃重新奪得歐美市場的地位后,兄弟之間卻開始鬩于墻內。
成都車展召開前夕, 8月17日沃爾沃公布一則人事變化的消息:原沃爾沃汽車大中華區(qū)銷售公司總裁欽培吉離職,并由原日本地區(qū)銷售業(yè)務總經理潘松鶴(Martin Persson)接管大中華區(qū)業(yè)務,向沃爾沃首席商務官兼副CEO安伯揚(Bj?rn Annwall)匯報。
隨后的8月21日,吉利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楊學良在社交平臺發(fā)文,證實了此前在沃爾沃汽車新聞稿中“尋求外部發(fā)展”的欽培吉將加盟吉利,出任吉利汽車集團銷售公司副總經理,并且著重提到了欽培吉在新能源汽車銷售方面擁有豐富經驗。
同日,沃爾沃也發(fā)布新公告,現任沃爾沃汽車日本公司總經理裴馬?。∕artin Persson,現更名為潘鶴松)將回到中國,負責領導沃爾沃汽車大中華區(qū)銷售公司的商業(yè)運營。裴馬丁將與沃爾沃汽車大中華區(qū)總裁袁小林緊密合作。沃爾沃汽車對欽培吉的付出和奉獻表示感謝。
一番令人眼花繚亂的人事變動中,值得玩味的是潘鶴松到任后工作匯報對象的變化。
17日的公告中提到,潘鶴松繼任后將直接向沃爾沃首席商務官兼副CEO安伯揚匯報,而欽培吉在任期間則向沃爾沃汽車集團全球高級副總裁、亞太區(qū)總裁兼CEO袁小林匯報。到了21日的公告中,潘鶴松將向“吉利系”的袁小林匯報,而袁小林則直接向沃爾沃汽車總裁兼CEO駱文襟匯報。這一變化被外界解讀為,沃爾沃瑞典總部和中國團隊以及與吉利之間的博弈,同時也引發(fā)沃爾沃想要脫離吉利控制的猜想。
沃爾沃急了
與奔馳有內飾,寶馬有操控,奧迪有科技一樣,在燃油車時代,沃爾沃的安全性也深入人心。然而,隨著新能源汽車浪潮的來臨,以及造車新勢力的瘋狂內卷,沃爾沃縱然也布局了電動化轉型,然而僅靠安全這一個標簽,顯然難以打動消費者。
最新銷售數據顯示,今年1-7月,沃爾沃汽車在中國市場共售出9.2萬輛,同比增長8%。這一數據與沃爾沃全球銷量增長18%相比明顯偏低,也低于同期豪華汽車品牌在中國市場11.2%的同比增速。
2017年沃爾沃就提出了全面電氣化戰(zhàn)略,在一眾傳統(tǒng)豪華車企中,可謂最早的一批。然而卻并未在市場上贏得對等的掌聲。
直到今天,燃油車仍然是沃爾沃的支柱,僅有的電動車也是以插混車型為主。純電方面,以XC 40 Recharge為例,也是基于燃油版車型的XC40改版,外觀并無區(qū)別,僅在前臉部分采用了封閉式格柵,使用的架構也是基于2016年沃爾沃和吉利共同打造的CMA基礎模塊架構開發(fā)。
這種“油改電”的策略,在注重工具屬性的歐洲市場或許還有一戰(zhàn)之力,但在高度內卷的國內難成主流。
今年7月,沃爾沃汽車在華銷量同比下降8%,其中Recharge系列(包括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占比為8%。反觀同期歐洲市場的銷量超2萬輛,同比增長28%,其中Recharge系列車型銷量占其歐洲市場總銷量的56%,純電動汽車占比為13%。
中國汽車流通協(xié)會專家委員會成員顏景輝認為,中國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國,沃爾沃的在華銷售情況卻不如歐洲市場,這或許也讓急于電動化轉型的沃爾沃汽車方面對大中華區(qū)不滿,因此開始對管理層進行調整。
換句話說,沃爾沃急了,不僅體現在對組織架構的調整上,匆忙發(fā)布的新款車型中也能看出一二。
作為沃爾沃首款基于純電平臺打造的車型,EX90一再推遲量產時間,不斷消費著用戶的信心。而在8月24日的成都車展中公布的MPV車型沃爾沃EM90,仍然以“安全即是豪華”為賣點,并將于11月12日全球首發(fā)。純電豪華SUV EX90因激光雷達系統(tǒng)的軟件代碼太復雜還沒解決,就要開始搶占由騰勢D9、比亞迪宋Max DM-i、嵐圖夢想家等把守的MPV市場。急匆匆地亮相開售,顯出沃爾沃搶占電動汽車市場的心急如焚。
兄弟鬩墻
被吉利收購后,沃爾沃一直都按照李書福的“三點自由”來發(fā)展,而這三點,也給后續(xù)的裂縫埋下伏筆。
其一是“吉利是吉利,沃爾沃是沃爾沃”,強調了吉利和沃爾沃的互不干預;其二是“沃人治沃”以及“充分給管理層自由,讓沃爾沃自由行駛”;其三是“放虎歸山”戰(zhàn)略,幫助沃爾沃“鞏固歐美傳統(tǒng)市場,重點開拓中國等新興市場”。
從市場表現來看,沃爾沃和吉利確實實現了雙贏。公開數據顯示,2009年沃爾沃銷售34萬輛,而到了2019年則銷售超70萬輛,實現銷量翻倍歷史新高,連續(xù)第六年打破全球銷量紀錄。吉利汽車也從2009年的35萬輛,到2019年超過200萬輛。
然而,重新站穩(wěn)二線豪華品牌之后的沃爾沃,卻經常被外界傳出與吉利出現“隔閡”的聲音。
2017年4月,由吉利與沃爾沃合資成立的領克正式發(fā)布,定位于中國自己的高端品牌,主打年輕人群體。但這無疑搶了沃爾沃的一些市場蛋糕,更重要的是,領克用的還是沃爾沃的技術反哺。
到了2020年,雙方又宣布了一個“合并”計劃:沃爾沃將并入吉利在港股的上市公司,合并后的公司計劃未來在瑞典上市。雙方的合作方向包含自動駕駛技術以及電氣化技術合作,合作品牌包含沃爾沃、吉利、領克以及沃爾沃高性能品牌極星。
但是不到一年,沃爾沃就宣布放棄這一計劃,于2021年10月在瑞典上市。同年,吉利宣布:在保持各自獨立公司架構的同時,雙方將圍繞汽車新四化前瞻技術,在動力總成、三電技術、高度自動駕駛等業(yè)務領域進行合并及協(xié)作。其中,動力總成業(yè)務合作是重點所在,雙方以股權合并形式將動力總成業(yè)務合并成立新公司,重點開發(fā)新一代雙電機混合動力系統(tǒng)和高效內燃發(fā)動機。
最終的合并方案大幅縮水,合作范疇僅限于業(yè)務領域,這也被認為是沃爾沃尋求獨立,擺脫吉利控制的體現。
“哪來的雙方,我們就是一方?!背啥架囌股?,盡管袁小林針對此次沃爾沃在華管理層毫無征兆的調整作出回應,但根據沃爾沃7月20日發(fā)布的二季度財報可以看出,吉利集團擁有沃爾沃的股權已經從2020年初沃爾沃上市時的97.8%下降至82%。
吉利翻身
面對汽車行業(yè)的“新四化”浪潮,在燃油車端承壓的沃爾沃和吉利分別選擇了不同的路線。前者緩慢推進自己的電氣化戰(zhàn)略,而財大氣粗的后者在合并失敗后,則開始布局新品牌以及瘋狂地“買買買”。
2020年,領克發(fā)布高端純電概念車領克ZERO,但沒想到被極氪給截了胡。第二年3月,吉利宣布成立新品牌極氪,領克ZERO也變成了極氪ZERO,依舊是基于SEA浩瀚架構打造。
自此,與沃爾沃共同成立的領克頗有些“失寵”。而成立后的短短兩年,極氪已完成了兩輪共計12.5億美元的融資,包括2021年8月英特爾資本領投5億美元,以及今年2月的7.5億美元。資本的加持讓極氪的估值來到了13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908億元。
去年12月就有消息爆出,極氪按保密基準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可能進行IPO的注冊聲明草擬本。吉利汽車集團董事長、極氪智能科技CEO安聰慧更是對外表示:“后續(xù),如果市場窗口時機適合,公司將擇機進行公開遞交,并努力完成上市。”
有了資本的底氣,極氪在市場端毫不吝嗇,通過降價的方式與特斯拉Model Y開戰(zhàn)。從最新的吉利財報看,極氪上半年收入212.8億元,同比增長141%。其中虧損規(guī)模為8.09億元,也拖累了集團的整體表現。吉利汽車表示,受極氪直營渠道建設和運營的影響,分銷及銷售費用同比增長44%至48億元。
同時,為了繼續(xù)補全新能源版圖,吉利控股還聯合百度對外官宣合作造車,成立集度品牌。8月14日二者的戰(zhàn)略合作進一步升級,吉利旗下的汽車機器人品牌極越正式發(fā)布,并將首款車型命名為極越001。
同樣是在這幾年,吉利出資2.34億英鎊(折合人民幣約20.43億元)完成對阿斯頓·馬丁的股份增持,成為第三大股東。據官網顯示,目前吉利控股集團旗下擁有吉利、領克、幾何、寶騰、沃爾沃、極星、路特斯、極氪、SMART、英倫電動汽車、雷達汽車共11個汽車品牌。
對于如今的吉利而言,沃爾沃的技術反哺已經變得不那么重要,瘋狂地布局與掌控才有足夠的安全感。相反,正如大眾積極尋求與智己、小鵬在電動車技術上的合作一樣,沃爾沃在電動化這條路上,甚至需要反過來仰仗它的“中國大哥”。
新能源時代,北歐的內燃機神話不再,而吉利與沃爾沃之間的關系發(fā)生了微妙的改變。昔日的小弟變成了今日的大哥,不習慣于下位者的角色只能選擇盡量劃清界限?!氨炒獭蹦芊癯晒呵也徽?,自身的電氣化轉型沃爾沃勢必會走得艱難。
關鍵詞: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tp錢包官網下載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成報網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