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產經 > 正文
常州隊和皇馬隊,已有“共同點”
2025-07-21 12:24:06來源: 中國新聞網
常州隊,“蘇超”知名球隊?;蜀R隊,西甲知名球隊??此撇o交集的兩支隊伍,已在收入結構上存在共同點。

通常來說,一支商業(yè)化程度較高的足球隊,其收入主要包括三部分。

第一,比賽日收入,來自比賽日門票銷售以及比賽日提供的各種產品和服務。第二,轉播收入。第三,商業(yè)收入,包括贊助、商品銷售等。

目前,常州隊等“蘇超”球隊,已具備這三部分條件。

常州隊球迷在雨中為球隊加油。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比賽日收入方面,“蘇超”設置了較低的門票價格,通常在5元到20元之間。同時,“蘇超”現(xiàn)場觀眾人數(shù)不斷創(chuàng)新高。“蘇超”第5輪比賽,場均現(xiàn)場觀眾人數(shù)突破3萬人,第6輪比賽更是超過3.3萬人。

觀眾在比賽場館內的餐飲消費,也算在比賽日收入內。不過,有“蘇超”球隊選擇免費提供飲水,也有球隊曾免費提供當?shù)靥厣朗场?/p>

轉播方面,經過多輪發(fā)展,“蘇超”的轉播陣容已非常強大。“蘇超”第6輪比賽,每場比賽都至少有10多家媒體進行轉播。

商業(yè)收入方面,截至7月14日,“蘇超”贊助商數(shù)量達到27家。據(jù)澎湃新聞6月13日報道,“蘇超”整個賽季的官方贊助席位價格飆升至300萬元,即便如此,一定程度上卻是“一席難求”。

與此同時,“蘇超”的十三支球隊也有各自的贊助商。以常州隊為例,常州隊既有知名企業(yè)冠名,也有個體戶燒烤店進行贊助。在商品銷售方面,各球隊正通過多種渠道銷售球隊官方周邊,“蘇超”官方也已在某電商平臺開設旗艦店。

淮安隊主場上演文藝表演。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對比來看,歐洲足球五大聯(lián)賽(英超、西甲、德甲、意甲、法甲)球隊的收入結構如何?

德勤《2025年足球財務年度報告》顯示,轉播收入是五大聯(lián)賽球隊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其次是比賽日收入和商業(yè)收入。例如,2023-24賽季,皇馬所在的西甲聯(lián)賽,每家俱樂部平均收入達到1.88億歐元,比賽日、轉播、贊助/商業(yè)三部分收入分別占18%、48%、34%。

對于皇馬等豪門俱樂部來說,商業(yè)收入占比更高。德勤數(shù)據(jù)顯示,2023-24賽季,皇馬收入達到10.46億歐元,比賽日、轉播、商業(yè)三部分收入分別占24%、30%、46%。體育市場情報服務商Sportcal報道顯示,2023-24賽季,皇馬與27個品牌簽訂了贊助協(xié)議。

轉播商眾多、贊助商豐富……雖然“蘇超”球隊并未公開具體收入,不過常州隊等“蘇超”球隊,已和皇馬等發(fā)展多年的足球隊一樣,具備豐富的收入來源。

大量市民在“第二現(xiàn)場”看蘇超。圖自常州發(fā)布

更重要的是,“蘇超”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已遠超賽事本身。

“蘇超”展現(xiàn)出對文旅消費的巨大帶動作用,帶家人去其他城市看場“蘇超”,順便在當?shù)芈脗€游,已成為很多人的休閑新選擇。江蘇各城市在商場等場所設置的“蘇超第二現(xiàn)場”,成功吸引大量市民前去觀賽。多個城市積極發(fā)展票根經濟,推出憑蘇超“門票”可在當?shù)叵砭皡^(qū)、住宿、餐飲優(yōu)惠的活動。

江蘇省體育產業(yè)集團此前預測,“蘇超”整個賽季將創(chuàng)造超3億元綜合經濟效益,平均每個城市增收2000余萬元。

目前來看,這一數(shù)字似乎過于保守。例如,數(shù)據(jù)顯示,“蘇超”開賽1個月,徐州文旅消費已達30.79億元,同比增長48.55%。7月5日南京隊主場對陣蘇州隊的比賽當天,南京全市文旅消費總額就達到9.8億元,環(huán)比前日增長17.5%。

“蘇超”對于江蘇城市的知名度,也起到顯著提升作用。如今,更多人因表現(xiàn)出色的南通隊知道南通,因“努力奪回筆畫”的常州隊知道常州。更多人對江蘇的十三座城市產生興趣,愿意了解江蘇,前往江蘇。

“蘇超”更是已經具備社交屬性,不少網友表示,周末看“蘇超”已成為一種習慣。有網友表示,家里70多歲的老媽都在看蘇超,就怕明天在公園鍛煉時和其他老年人沒話題。

從促進文旅消費、提升城市知名度來看,成為大眾話題的常州隊等“蘇超”球隊,也已和皇馬等歷史悠久的足球隊一樣,影響力走出球場,展現(xiàn)出顯著的正外部性。

關鍵詞:

專題新聞
  • 生活多給“勵”!2025年建行生活“717美好生活節(jié)”火熱開啟
  • 如何在車險中選擇合適的險種與保險額度
  • 喜訊|杭州寶翰物聯(lián)科技(茶肆郎)獲中瑾科技集團900萬元天使輪投資攜手共筑茶飲新紀元
  • 擺脫 “黃氣臉”:為什么你的美白總沒效果?薇瑟拉黃金微針來支招
  • 百雀羚首份社會責任報告:樹行業(yè)標桿,展國妝擔當
  • 水光針頭:回購流失背后,醫(yī)美機構的競爭力正在“褪色”
最近更新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